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宪法的强国功能及其实现条件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宪法作为权利之法的本体性、社会变革的力量和稳定有序的宪政秩序的提供者,其强国的功能有雄辩的历史证明。逻辑和经验同样证明,强国之宪法必须是良宪:以民主和人权为核心的合理的价值定位、内容和形式科学的规范选择以及正当的程序要求。良宪不能实现就等于一纸空文,因此强国之宪法还必须有宪政。所以,维护良好的宪法和保障宪法是我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作者
钟会兵
机构地区
武汉科技大学法律系
出处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2-136,共5页
Academic Forum
关键词
宪法
强国
良宪
宪政
宪法保障
分类号
D9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24
共引文献
1774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4
1
毛磊.首先要依宪治国-访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顾昂然[N].人民日报,2002-12-04.
被引量:1
2
胡锦涛.在首都各界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施行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浙江日报,2002—12-05.
被引量:21
3
李龙,刘连泰.
法学的品格[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1):13-22.
被引量:7
4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95,1131,1245-1246.
被引量:379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被引量:459
6
姜士林.世界宪法大全[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7.
被引量:4
7
芦部信喜著,李鸿禧译..宪法[M],1995:380.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782
9
[日]杉原泰雄 吕昶 渠涛译.宪法的历史-比较宪法学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5,121.
被引量:2
10
李龙著..宪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393.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郑戈.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试论“法律科学”的属性及其研究方法[J]
.北大法律评论,1998(1):1-30.
被引量:37
2
吴予.
法与正义之关联:一个西方文化基因演进的考察[J]
.比较法研究,1999,13(2):205-226.
被引量:13
3
郑汝纯.
普通法之正义意识[J]
.比较法研究,1998,12(4):83-93.
被引量:9
4
何勤华.
西语“法学”一词的起源及其流变[J]
.法学,1996(3):12-15.
被引量:10
共引文献
1774
1
董晓蕾.
试析马克思社会形态范畴形成的历史进程[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7(3):56-59.
2
项赠,朱玉伟.
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执政党建设带来的机遇和挑战[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7,9(5):26-28.
3
黄一诚.
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更高程度的解放[J]
.改革与战略,2007,23(8):136-139.
被引量:1
4
王浩斌,王飞南.
党的领导集体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色[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1-4.
5
李敏.
论当代中国的后发优势[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33-36.
被引量:1
6
姚建军.
毛泽东调动人民积极性思想及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J]
.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6):34-37.
7
薛建明.
“人——地”关系可持续的理性思考[J]
.生产力研究,2007(22):3-5.
被引量:2
8
傅有明.
略论个体道德的形成与提升[J]
.中国成人教育,2007(10):12-13.
被引量:1
9
何良安,罗秋立.
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到人类学研究——马克思唯物史观方法论形成及运用过程中的两次转变[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22-24.
10
贺全胜.
邓小平党的执政安全思想探微[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25-26.
被引量:3
1
刘桂华.
特殊侵权行为的免责条件分析[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39-40.
被引量:2
2
张杰彬.
当前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土壤和条件分析[J]
.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05(2):34-35.
3
冯亚林.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条件分析[J]
.党史博采(下),2013(3):38-38.
4
车燕龙.
平等权实现的条件分析[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5(1):14-14.
5
吴振坤.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条件分析[J]
.党政干部学刊,2003(4):8-9.
被引量:2
6
杜志朝.
最密切联系原则在我国法律适用中的地位探析——以《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为视角[J]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1(6):66-68.
7
赖彩明.
因审判人员不法行为提起抗诉的条件分析[J]
.人民检察,2006(03X):55-56.
8
石树文.
商标权的获得及灭失条件分析[J]
.北方经贸,2001(2):145-146.
9
章剑生.
诉讼公正及其实现条件分析[J]
.浙江社会科学,1998(4):85-88.
10
段景勇.
我国未成年人缓刑适用条件分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18):122-123.
学术论坛
2006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