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是生态效益型林业发展的保障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计量评价体系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有利于合理制定和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有利于加快无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向有偿使用森林生态效益转变,是建立生态效益型林业的前提和保障。
作者
李永启
曾庆君
牟海波
刘少文
杨柏林
机构地区
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
出处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第4期101-102,共2页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关键词
生态
补偿
效益
森林
分类号
F326.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5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6
参考文献
4
1
张佩昌等著..天然林保护工程概论[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388.
2
张耀启.
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问题初探[J]
.林业经济,1997(2):70-76.
被引量:51
3
孔凡斌.
试论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政策理论、对象和实现途径[J]
.西北林学院学报,2003,18(2):101-104.
被引量:67
4
王金南,万军.中国生态补偿政策评估与框架初探.生态保护与建设的补偿机制及政策国际研讨会投稿论文集,2004.1~16.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张耀启.
森林生态效益经济补偿问题初探[J]
.林业经济,1997(2):70-76.
被引量:51
2
陈钦,黄和亮.
试论林业外部性及补偿措施[J]
.林业经济问题,1999,19(3):19-22.
被引量:38
3
王永安.
森林生态效益的经济补偿[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5,17(S3):77-84.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115
1
付守平,边磊,杜小勇,李红美,包海明.
浅谈榆林市榆阳区林业碳汇发展成效与建议[J]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4,47(1):95-97.
2
王信,赵萱,刘璨,菅宁红,康燕.
国内外林业经济学科研究文献演进分析(1990-2019)——基于《林业经济》期刊高质量发展视角[J]
.林业经济,2021,43(11):26-48.
被引量:6
3
邓新杰.
龙泉市生态公益林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7):270-270.
4
费世民,彭镇华,杨冬生,周金星.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的探讨[J]
.林业科学,2004,40(4):171-179.
被引量:84
5
马智民,黄河,刘利年.
关于西部生态环境保护中国家补偿法律制度的思考[J]
.水土保持通报,2004,24(5):91-94.
被引量:6
6
孔凡斌,魏华.
森林生态保护与效益补偿法律机制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4,18(5):112-118.
被引量:32
7
李扬裕.
浅谈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实施步骤[J]
.林业经济问题,2004,24(6):369-371.
被引量:23
8
刘薇 ,金大刚 .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情况调查[J]
.市场论坛,2004(1X):63-64.
被引量:4
9
余国信,汪爱君,蒋念亮.
淳安县生态公益林管护的调查分析[J]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2):126-128.
被引量:8
10
XIONGXiao-bo,DAILi-min,HUXiao-fei.
An integrated method for estimating compens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services of forests[J]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2005,16(1):43-4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3
1
费世民,彭镇华,杨冬生,周金星.
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的探讨[J]
.林业科学,2004,40(4):171-179.
被引量:84
2
曹明德,王良海.
对修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几点思考——兼论野生动物资源生态补偿机制[J]
.法律适用,2004(11):28-31.
被引量:18
3
王薇,张征,陈袁袁,吕连宏.
建立西部地区生态经济系统的新探索[J]
.内蒙古环境保护,2005,17(2):43-49.
被引量:1
4
王作全,王佐龙,张立,苏永生.
关于生态补偿机制基本法律问题研究——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1):101-107.
被引量:19
5
穆赤.云登嘉措.
关于三江源区生态建设与生态补偿问题的思考[J]
.青海社会科学,2006(1):48-50.
被引量:8
6
丁忠兵.
论三江源地区的生态地位与可持续发展[J]
.青海社会科学,2006(2):45-50.
被引量:18
7
王清军,蔡守秋.
生态补偿机制的法律研究[J]
.南京社会科学,2006(7):73-80.
被引量:71
8
李文华,李芬,李世东,刘某承.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677-688.
被引量:216
9
李克国.
生态环境补偿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
.环境科学动态,2000(2):8-11.
被引量:25
10
付俊卿,高伟东,郝先成.
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技术措施的探讨[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0,28(2):52-54.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3
1
王福兴,姜丽秋.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J]
.经济地理,2008,28(4):667-670.
被引量:13
2
陈开伟.
关于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若干思考[J]
.中国科技纵横,2010(1):209-209.
3
苏红玉.
森林生态补偿基金制度浅析[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09(6):100-100.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6
1
刘颖,王及斐.
生物多样性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以甘肃省生态补偿区为例[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4):45-47.
2
戴其文.
陇南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补偿区域空间选择[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S1):100-103.
被引量:5
3
周利军,张雪萍,陈设.
扎龙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风险评价[J]
.自然灾害学报,2009,18(2):186-190.
被引量:33
4
王姗姗,杜富华,陈设.
扎龙自然保护区人口、资源、环境关系探析[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25(1):101-104.
被引量:4
5
魏延鹏,王珊珊.
中国自然灾害类型及防灾减灾浅析[J]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9,25(2):105-108.
被引量:1
6
董宝旭.
湟源县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工作探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198-199.
被引量:1
7
柴茂,何振,易臣何.
洞庭湖区地方政府防治生物灾害的现状与对策[J]
.经济地理,2014,34(2):161-165.
8
曹世雄,刘伟,赵麦换,冯飞.
延安市生态修复双赢模式实证研究[J]
.生态学报,2018,38(22):7879-7885.
被引量:10
9
李治坤,张士云,李博伟.
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危害农业生产问题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7):717-722.
被引量:3
10
张飞飞,毕金平.
生态补偿基金法律制度研究——基于安徽省相关制度考察[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32(3):54-57.
被引量:3
1
张福荣.
我国林业税费存在的问题及应采取的税费政策[J]
.林业财务与会计,2004(9):20-21.
被引量:2
2
李莹,贾利.
让森林生态补偿制度发挥更大效能[J]
.人民周刊,2016(12):51-51.
3
齐尚.
于一苏代表:加快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J]
.科技创新与品牌,2013(4):44-44.
4
吉日木图,张耀乐,英鸽.
科右中旗畜牧业走上生态效益型发展之路[J]
.内蒙古统计,2003(4):84-84.
5
白山市大力发展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J]
.吉林农业,2015,0(4):18-18.
6
王学真,满中华,王金田.
关于山东半岛建设现代农业的几点建议[J]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1(6):16-20.
被引量:1
7
史广海.
林业税费改革势在必行[J]
.林业财务与会计,2001(5):15-16.
8
白山市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J]
.吉林农业(下半月),2015(10).
9
陈根长.
中国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
.林业科技管理,2002(3):1-4.
被引量:31
10
王朝欢,何兴华,齐康.
曲靖市建立碳交换机制和森林生态补偿制度的构想[J]
.林业工作研究,2004(1):34-40.
中国林副特产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