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分析了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地质稳定性、地面岩溶塌陷、地面不均匀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的危害,认为造成上述诸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并不是偶然的,一方面与自然地质环境本身的特点有关,更主要的是人类工程活动盲目地、不合理地进行开发引起。
作者
王菊
机构地区
淮南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出处
《工程与建设》
2006年第4期286-287,共2页
Engineering and Construction
关键词
城市发展
环境地质问题
地质稳定性
地面岩溶塌陷
地面不均匀沉降
分类号
X14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9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6
1
朱照宇,周厚云,钟建强,黄宁生,文启忠,谢先德.
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J]
.热带海洋学报,2002,21(1):18-26.
被引量:19
2
李智毅,江顺先.
地质灾害及其在山区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贡献——以奉节县城迁建新址为例[J]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1989,14(2):155-164.
被引量:2
3
秦大河等主笔中国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
被引量:1
4
周爱国,蔡鹤生编著..地质环境质量评价理论与应用[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8:189.
5
叶文虎,栾胜基编著..环境质量评价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248.
6
徐增亮主编译..环境地质学[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2:341.
二级参考文献
29
1
夏法,黄玉昆.
广东的地质灾害与地质环境[J]
.自然灾害学报,1995,4(3):83-91.
被引量:36
2
雷严问.
雷州半岛地裂缝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J]
.广东地质,1995,10(3):43-50.
被引量:10
3
黄玉昆,邹和平.
雷琼新生代断陷盆地构造特征及其演化[J]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28(3):1-11.
被引量:14
4
钟建强,詹文欢,古森昌,刘海龄,黄慈流.
珠江三角洲区域稳定性的地质环境分析[J]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6,16(2):33-42.
被引量:4
5
陈恩民.华南十九次强震暨南海北部陆缘地震带概述[J].华南地震,1984,4(1):12-32.
被引量:15
6
卢耀东.湛江组粘土胀缩性初探[J].广东地质,1989,4(3):56-66.
被引量:5
7
朱照宇 郑洪汉 陈英旋 等.广东东江中上游水土流失综合灾害系[A]..资源环境与持续发展战略[C].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5.557-560.
被引量:2
8
王思敬,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1988年
被引量:1
9
方鸿棋,工程勘察,1984年,3期,49页
被引量:1
10
郑春瑞,系统工程概论,1983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9
1
闫宇飞,王烁贝.
基于GIS的削坡建房潜在风险点提取及综合评估分析[J]
.热带地貌,2022(2):44-50.
2
许乃政,姜月华,王敬东,刘红樱,贾军元.
我国东南沿海地面沉降类型及其特点[J]
.灾害学,2005,20(4):67-72.
被引量:21
3
易顺民.
广东省滑坡活动的时间分布规律研究[J]
.热带地理,2007,27(6):499-504.
被引量:12
4
李树茂.
广东省公路斜坡灾害的形成及防治对策[J]
.今日科苑,2008(10):175-176.
5
邓雄业,易顺民.
广东省崩塌地质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J]
.工程地球物理学报,2008,5(3):356-363.
被引量:14
6
罗迎新.
广东省五华县地质灾害形成特征及防治对策[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8,19(3):96-101.
被引量:18
7
孙鹏,许振文,王桂君.
潮汕地区地质灾害分析[J]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0,31(10):70-73.
被引量:1
8
丁星妤,戴塔根,杨孟,杨仙.
云南省威信县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0,21(4):63-71.
被引量:3
9
张伟.
广东省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及成因分析[J]
.绿色科技,2012,14(7):221-223.
被引量:6
10
涂世亮.
广东省东莞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J]
.科技资讯,2013,11(9):132-132.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0
1
刘海燕,伍法权,李淑进.
地质工程建设与环境的协调发展[J]
.地球与环境,2005,33(B10):199-204.
被引量:3
2
徐争启,倪师军,张成江,庹先国.
我国城市环境地质研究现状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23(1):100-103.
被引量:11
3
宁国民,陈国金,秦华刚,肖音.
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38-42.
被引量:6
4
高茂生,朱远峰.
中国海岸带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及防治[J]
.海洋地质动态,2006,22(5):8-10.
被引量:7
5
支兵发.珠江三角洲软土分布区地面形变的社会经济影响[J].中国可持续发展,2005,(1):10-16.
被引量:2
6
中国地质学会地质研究会.中国城市地质[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5:441-498.
被引量:1
7
DB4426-1989.水污染物排放限值[S].
被引量:1
8
刘志尧,成湘伟,刘慧林.城市垃圾填埋场选址地质影响因素分析[EB/OL].环卫科技网,2009.
被引量:1
9
朱照宇,周厚云,钟建强,黄宁生,文启忠,谢先德.
广东沿海陆地地质灾害时空分布特征[J]
.热带海洋学报,2002,21(1):18-26.
被引量:19
10
武强.
我国矿山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划分研究[J]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3,30(5):107-112.
被引量:141
引证文献
2
1
武强,李瑞军.
我国城市环境地质问题类型划分研究[J]
.有色金属,2007,59(3):103-106.
被引量:4
2
涂世亮.
广东省东莞地区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J]
.科技资讯,2013,11(9):132-13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剑超.
试析环境地质问题在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3):58-58.
被引量:5
2
郑桂森,卫万顺,刘宗明,王继明,于春林,徐吉祥,李小龙.
城市地质学理论研究[J]
.城市地质,2018,13(2):1-12.
被引量:15
3
洪增林.
城市地质调查标准化建设系统[J]
.西北地质,2019,52(2):53-62.
被引量:9
4
于腾.
城市环境地质注意问题以及相关措施[J]
.四川水泥,2015,0(2):262-262.
被引量:1
5
林玮鹏,刘曼,薛朋.
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主要城市地质环境问题及特征剖析[J]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2021,11(12):1584-1591.
被引量:1
1
络巴.,PM,刘吉成.
在地震活跃区综合评价城市地质环境稳定性的方法(以埃里温城为例)[J]
.地质科技动态,1993(8):29-32.
2
熊彩霞,刘明,刘沂轩.
徐州市城市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分析[J]
.江苏地质,2003,27(1):34-36.
被引量:6
3
陈璠,陈进,程星.
贵州省贵阳市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对策[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2(2):116-120.
被引量:2
4
邹鲁德.
浅述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与应用[J]
.中国科技纵横,2016,0(1):115-115.
被引量:2
5
镡志伟,胡鹏华,程五一,王仙,王云海,付士根.
煤层群开采条件下地面沉陷的评价[J]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2(4):101-104.
被引量:2
6
李益湘.
保护和利用地质环境 促进安徽经济发展[J]
.中国地质,1996,23(12):24-27.
被引量:1
7
杨志刚.
矿山地质灾害的探讨[J]
.西部探矿工程,2008,20(3):125-127.
被引量:21
8
李相然,曹振斌,王祖旗.
21世纪中国城市环境地质问题[J]
.中国环境监测,2000,16(3):55-59.
被引量:15
9
孙燕英,陈建信,刘鑫.
浅论呼和浩特城市地质环境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与制约[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5):50-51.
被引量:1
10
王群,杨顺泉,魏军才,李佐海,李贵仁.
湖南省人类活动诱发地质灾害的现状与防治对策[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2,13(2):56-62.
被引量:12
工程与建设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