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证据锁链”的困境及其出路破解——论间接证据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独立定案功能
被引量:
2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和理论虽然认同完全依靠间接证据组成证据体系独立证明案件事实的功能,但在诉讼实践中的情况并非如此,完全依靠间接证据判定案件目前在我国诉讼实践中很难成行。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诉讼体制方面的制约,又有观念方面的误导,因而只有各种措施并举,多管齐下,才能有效改变这种困难局面,实现对完全依靠间接证据判定案件事实困境的破解。
作者
阮堂辉
机构地区
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
出处
《中国刑事法杂志》
CSSCI
2006年第4期68-74,共7页
Chinese Criminal Science
关键词
间接证据
证据锁链
有罪推论
定案标准
证明模式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88
同被引文献
334
引证文献
23
二级引证文献
160
参考文献
10
1
.《唐律疏议·断狱》[M].,..
被引量:14
2
《大清律例汇辑便览·刑律·断狱·故禁故勘平人》.
被引量:1
3
龙宗智.
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J]
.法学研究,2004,26(2):107-115.
被引量:467
4
唐永禅.
论运用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定罪的规则[J]
.法商研究,1994,12(4):30-35.
被引量:6
5
沈达明编著..英美证据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1996:288.
6
Irene Merker Rosenberg & Yale L Rosenberg,Perhaps What Ye Say Is Based Only On Conjecture,Circumstantial Evidence Then and Now,Boston Law Review,1995.
被引量:1
7
Commonwealth v.Webster,59 Mass.(5 Cush.)295(1850).
被引量:1
8
Holland v.United States,348 U.S.121 (1954).
被引量:1
9
[德]汉斯·普维庭著.《现代证明责任问题》.吴越译.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08页.
被引量:7
10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2002.
二级参考文献
4
1
龙宗智.
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J]
.法学研究,1996,18(6):119-127.
被引量:76
2
王亚新.
刑事诉讼中发现案件真相与抑制主观随意性的问题——关于自由心证原则历史和现状的比较法研究[J]
.比较法研究,1993,7(2):113-144.
被引量:123
3
[英]塞西尔·特纳.《肯尼刑法原理》[M].华夏出版社,1987年7月.第549页.
被引量:3
4
.[日]《新法律词典》:第3版[M].有斐阁,1989年.第671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488
1
周俊彦.
印证何以证明?——对印证原理和印证规则的概率论反思[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1(1):124-154.
被引量:1
2
杜邈.
论双层次刑事证明模式[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32(5):41-59.
3
何邦武.
刑事证据法学知识体系本土建构的历史之维[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5):19-35.
4
孙锐.
事实认定视阈下证据资格规则的体系性重塑[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2):158-176.
被引量:1
5
向燕.
综合型证明模式:性侵未成年人案件的证明逻辑[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5):71-91.
被引量:16
6
龙宗智.
刑事证明中经验法则运用的若干问题[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5):55-70.
被引量:52
7
周宇婷.
刑事诉讼中幽灵抗辩的证明问题研究[J]
.刑事法评论,2022(2):628-661.
8
刘学敏,涂阳.
防范刑事错案之多重机制探讨[J]
.现代法治研究,2019,0(4):119-128.
9
王静.
刑事证明中的“印证”限度探析[J]
.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研究,2023(2):16-22.
被引量:1
10
王彪,易志鑫.
刑事司法中“综合认定法”的解读与反思[J]
.司法改革论评,2020(2):301-318.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334
1
李昌盛.
证据确实充分等于排除合理怀疑吗?[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0,0(2):101-117.
被引量:25
2
孙锐.
事实认定视阈下证据资格规则的体系性重塑[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2):158-176.
被引量:1
3
龙宗智.
刑事证明中经验法则运用的若干问题[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1(5):55-70.
被引量:52
4
王子予.
追求共识:比例原则的裁判实践与知识互动[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3):126-143.
被引量:8
5
王星译.
刑事证明标准的规范功能与实践归宿[J]
.环球法律评论,2021,43(3):117-132.
被引量:22
6
郑飞.
证据属性层次论——基于证据规则结构体系的理论反思[J]
.法学研究,2021(2):123-137.
被引量:42
7
向燕.
论刑事综合型证明模式及其对印证模式的超越[J]
.法学研究,2021(1):103-121.
被引量:52
8
向燕.
刑事客观证明的理论澄清与实现路径[J]
.当代法学,2022,36(3):113-126.
被引量:11
9
何家弘.
司法证明模式的学理重述——兼评"印证证明模式"[J]
.清华法学,2021,15(5):5-19.
被引量:21
10
周雄哲.
秘密侦查应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以湘中某基层公安机关为例[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3):41-4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3
1
王彪,易志鑫.
刑事司法中“综合认定法”的解读与反思[J]
.司法改革论评,2020(2):301-318.
被引量:8
2
王晗.
间接证据定案规则运用的困境与出路[J]
.楚天法治,2018(24):65-68.
3
袁宗评.
证据结构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7(2):71-80.
被引量:6
4
朱德宏.
刑事证据相互印证的实践形态解析[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8,16(2):94-100.
被引量:18
5
左卫民,郭松,李扬.
检察机关不认罪案件办理机制之实证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16-129.
被引量:4
6
吴纪奎.
口供供需失衡与刑讯逼供[J]
.政法论坛,2010,28(4):106-118.
被引量:25
7
闫召华.
论拒供困局及其突破[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3):77-85.
被引量:5
8
陆而启.
智识互转:印证规范解析[J]
.证据科学,2011,19(4):401-414.
被引量:13
9
孙道萃,黄帅燕.
刑事主观事实的证明问题初探[J]
.证据科学,2011,19(5):539-547.
被引量:11
10
褚福民.
刑事证明的两种模式[J]
.政法论坛,2015,33(2):93-103.
被引量:26
二级引证文献
160
1
吉冠浩.
指导案例视角下网络黑灰产犯罪罪量的司法证明[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1):55-71.
被引量:12
2
陈学权.
我国刑事诉讼中抽样调查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4(3):42-59.
3
董林涛.
间接证据如何认定案件事实——以被告人与犯罪人的同一性认定为中心[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6):140-156.
被引量:2
4
罗维鹏.
信息网络犯罪案件海量证据的类比分析——从涉众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数额认定展开[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2):90-106.
被引量:8
5
高通.
网络犯罪证明中的综合认定方法[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3):81-93.
被引量:10
6
乔玉英,封霖,苏云.
公安机关报捕、移诉案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L省S市S区人民检察院受理案件为例[J]
.中国刑事警察,2024(1):65-69.
7
王彪,易志鑫.
刑事司法中“综合认定法”的解读与反思[J]
.司法改革论评,2020(2):301-318.
被引量:8
8
王有龙,刘璐.
共同犯罪故意认定的实践困境与解决路径——“以审判为中心”刑事诉讼制度改革背景下的一体化思考[J]
.司法改革论评,2019(2):132-145.
9
琚明亮.
论经验法则在司法证明中的展开及适用[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27(5):206-224.
被引量:17
10
李学军,贺娇.
推定在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案件证明中的适用与规制完善[J]
.法学论坛,2024,39(2):119-130.
被引量:4
1
沈小放,邱良植.
审理被告人翻供的受贿案件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J]
.人民司法,1992(10):13-15.
2
黄鑫.
浅议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和使用规则[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28(5):154-156.
3
陈文伟.
浅议“常回家看看”入法的若干问题[J]
.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1(7):14-14.
4
刘政维,张忠斌.
“疑罪从无”中的“疑罪”之把握[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7):90-92.
被引量:3
5
郭征.
反思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价值与基点[J]
.商,2012(21):148-149.
6
公安机关首次确认:非法证据不能定案[J]
.法治与社会,2004(1):45-45.
7
王力.
苏联共产党人民群众观的文本与事实困境[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4):166-171.
被引量:1
8
梁卫格.
论现代证据裁判原则对我国证据立法的启示[J]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5(4):70-72.
9
房保国.
论证据法的人权保障基础[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4):71-75.
被引量:5
10
王欣欣.
浅谈存疑不起诉案件的证据不足[J]
.检察实践,2001(6):23-24.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