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儒家伦理人文主义生态之维及其现代回应
被引量:
4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儒家人文主义生态伦理思想,包括“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精神旨归、“民,吾同胞也;物,吾与也”的文化关怀以及“取物限量,取物以时”的道德规范。以科学的理性精神实现对儒家生态伦理的现代回应,无疑对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生态伦理有重要的启迪价值。
作者
牛庆燕
机构地区
东南大学哲学与社会科学系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8-24,共7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儒家
生态伦理“入与天地万物为一体”
“民
吾同胞也
物
吾与也”
“取物限量
取物以时”
分类号
B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1
参考文献
1
1
谢祥皓,刘宗贤著..中国儒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824.
同被引文献
14
1
崔凤军.
旅游环境研究的几个前沿问题[J]
.旅游学刊,1998,13(5):35-39.
被引量:55
2
高万隆.
哈姆莱特是人文主义思想家吗[J]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1986,31(4):87-92.
被引量:12
3
张长虹.
《老子》生态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J]
.道德与文明,2004(4):51-54.
被引量:12
4
徐昌文.
浅析儒家伦理思想中的自然权利观[J]
.天府新论,2006(3):30-33.
被引量:1
5
陶伦康.
循环经济的生态伦理思想探究[J]
.人民论坛,2006(04B):55-56.
被引量:4
6
蔡永海.
循环经济及其生态伦理底蕴[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22(5):10-13.
被引量:9
7
沙宏.
略论循环经济与生态伦理的关系[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3):15-16.
被引量:2
8
黄国宝.
生态经济伦理学与资源节约型社会[J]
.引进与咨询,2006(6):3-4.
被引量:2
9
陈永力.
人类中心主义的扬弃——生态伦理学[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105-107.
被引量:2
10
李月波,王梅平.
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伦理思想[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7):64-6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4
1
王蕾.
浅析旅游环境伦理的理论基础[J]
.现代商业,2008(36):165-166.
2
余春珠,秦敏.
生态危机与循环经济的发展[J]
.农业与技术,2014,34(11):262-263.
3
何如意.
道家的生态伦理智慧及其现代启示[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8):127-128.
被引量:41
4
李玉.
从儒家思想透视哈姆雷特的伦理型人文主义理想——基于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探索[J]
.四川戏剧,2020(10):92-96.
二级引证文献
41
1
秦雅琳.
生态翻译学理论视角下分析《红高粱》英译本[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24):45-47.
被引量:1
2
张静屹.
生态与翻译——生态翻译学理论解构[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1(21):46-48.
被引量:1
3
毛云秋.
浅谈陶渊明田园诗中的归隐情怀[J]
.汉字文化,2021(4):34-35.
4
谢蔚晖,曹顺仙(指导).
罗尔斯顿生态伦理价值探究——以《哲学走向荒野》为例[J]
.汉字文化,2020(6):196-198.
被引量:7
5
谢蔚晖,曹顺仙(指导).
荒野与文明:《瓦尔登湖》中的生态书写[J]
.汉字文化,2020(4):80-81.
被引量:6
6
宫亚星.
荒野哲学走向中国化的进程探析[J]
.汉字文化,2020(4):144-145.
被引量:1
7
宫亚星.
道德失范问题的哲学思考[J]
.汉字文化,2020(3):135-136.
被引量:3
8
芦玉颖.
梭罗与陶渊明的自然观比较[J]
.汉字文化,2019,0(20):131-132.
被引量:8
9
谢蔚晖.
归隐下的自然观比较分析——浅析卢梭和陶渊明的自然观[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14):36-37.
被引量:25
10
叶朗,林子楠.
从老子“道论”浅论“太极阴阳学说”[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15):22-23.
被引量:10
1
对女儿的秘密要追问到底吗?[J]
.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版),2009(4):9-9.
2
马敬福.
给你十分钟[J]
.幸福(下),2016,0(10):40-40.
3
张保振.
忘与记[J]
.求贤,2008(11):24-24.
4
贾培基.
《〈四书〉精选》说明[J]
.重庆陶研文史,2009(2):76-76.
5
罗小英.
“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的统一——儒家生态伦理内涵浅析[J]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22(7):64-67.
6
魏义霞.
“视天下如一家,中国犹一人焉”——王守仁的仁学新境界[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2(1):8-11.
7
梁一群.
浙学历代学人社会和谐思想述议[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27(3):26-33.
8
任健,龚洁.
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王阳明生态思想探析[J]
.魅力中国,2009,0(27):142-144.
被引量:2
9
陈义军.
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初探[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3):77-79.
被引量:2
10
胡天祥.
儒家生态伦理的现代意义探析[J]
.人才资源开发,2015(22):253-254.
孔子研究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