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云梦学刊》
2006年第4期17-18,共2页
Journal of Yunmeng
同被引文献10
-
1陈启能.略论微观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02(1):21-29. 被引量:90
-
2王挺之.社会变动中的群体与个人——新微观史学述评[J].史学理论研究,2002(2):26-30. 被引量:18
-
3皮尔.卡斯巴,霍益萍.谈欧洲教育史研究方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4(3):43-49. 被引量:21
-
4哈格洛夫.环境伦理学基础[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3. 被引量:3
-
5陈学明,等.让日常生活成为艺术品[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8:37. 被引量:2
-
6衣俊卿.论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历史演化──人类社会进化的微观机制[J]江海学刊,1995(03). 被引量:1
-
7赵福生.论马克思的微观哲学视域[J].求是学刊,2008,35(1):36-41. 被引量:9
-
8朱定秀.卡洛·金兹伯格微观史学思想述评[J].史学史研究,2008(4):80-87. 被引量:8
-
9常利兵.日常生活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对一种社会史研究的再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2(2):67-71. 被引量:15
-
10谢纳.新世纪文学的“日常生活转向”[J].文艺争鸣,2009(10):55-58.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16
-
1周光礼.大学变革与转型:新的思路与新的分析[J].教育学术月刊,2013(4):74-80. 被引量:5
-
2王淑佳,唐淑慧,孔伟.国外低碳社区建设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以英国贝丁顿社区为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0(3):57-63. 被引量:15
-
3莫楠.“啬”:推进低碳生活的道家精神资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3):11-15.
-
4刘耀.解释还是解读:对中国院校研究出路的省思[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2):85-90.
-
5姚晓娜.环境美德伦理研究论纲[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2):20-26. 被引量:7
-
6孟玉洁.城市居民交通出行“低碳”化情况研究——基于广东省城市居民调查[J].调研世界,2012(9):20-23. 被引量:2
-
7洪眉,孙涛.从观念角度看新中国的生态环境问题[J].理论界,2012(10):84-86.
-
8卢文忠.环境伦理与“三型社会”[J].社会科学家,2013,28(9):35-38.
-
9李恒庆.基于微观史学新视域之教育史研究的传承与超越[J].临沂大学学报,2014,36(1):56-59. 被引量:1
-
10蔡春,卓进.谱系学视域中的教育史研究[J].教育学报,2015,11(3):108-120. 被引量:2
-
1梁作干,罗尙贤.论生产的两重性及其矛盾的解决[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2):44-53.
-
2张颐武.“四跨”与“三改”:“微生活”新论[J].探索与争鸣,2014(7):25-26. 被引量:4
-
3王丽,朱子.你是否成了“争吵的妇人”[J].亲子根基,2008(10):36-36.
-
4于小燕.邻居[J].农家女,2007(2):19-19.
-
5叶倾城,薛雅心.相爱没有那么容易,需要勇气[J].伴侣,2015,0(4):9-9.
-
6张慧峰.把握团队成长规律[J].人才资源开发,2007(4):87-87. 被引量:1
-
7郭正元.论典型的阶级性与个性的辯証統一——并与一些同志商榷[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63,9(Z1):110-118.
-
8王瑞鸿.理想型社工[J].中国社会工作,2009(18):57-57.
-
9紫文.赶走“性疲劳”[J].家庭科学,2009(1):46-47.
-
10刘援朝.论个性[J].人大论坛,2011(4):5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