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宣炳善在《中国出版》撰文说,从1996年到2006年的10年间,大学演讲类图书大量出版,在两个效益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整个演讲文本的编排上却存在着相同的通病。但遗憾的是这些图书在大学演讲公民理念的社会教育方面存在着一个误区,就是把大学演讲的口头行为转化为书籍的出版行为时,现场演讲情境中的观众提问与演讲人回答这一主要部分往往被删去,一场大学演讲往往就只剩下演讲人的演讲辞,于是大学演讲的内在公民理念被遗忘了,在出版成书时没有完全传承下来。
出处
《出版参考》
2006年第06X期4-4,共1页
Publishing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