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跨越时空的倾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分析了沈从文作品永恒的价值。(一)在空间上,从“湘西”视角,构建作者理想中的“湘西世界”。(二)时间上,从人性美好的角度,在“湘西”系列中,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折射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意识。创作是独立的,作品是永恒的。历史随风而逝,作者的倾诉却跨越时空而永存。
作者
李小妹
机构地区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基础部
出处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18-21,共4页
Journal of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湘西世界”
人性的美
人与自然
天人合一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夏榆,纪冰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趣味,全世界都一样[N].南方周末,2005-10-20
被引量:1
2
沈从文.从文小说习作选·代序[A].沈从文文集(第11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被引量:3
3
王翠艳.沈从文的意义[N].中华读书报,2004-2-18
被引量:1
4
爱德华·霍尔.语境与意义[A].莫滕森墙选.垮文化传播学:东方的视角[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5
沈从文.湘行散记·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日[A].沈从文文集(第9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6
沈从文.创作杂谈·给志在写作者[A].沈从文文集(第12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7
沈从文.边城[A].沈从文作品集[C].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被引量:5
8
凌宇著..从边城走向世界 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5:401.
9
俞冬伟.
沈从文文化选择的两难性[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23(2):69-72.
被引量:7
10
沈从文.烛虚[A]..沈从文文集 第11卷[C].广州:花城出版社,1984.268、277、279、278、278.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5
1
贾静.
文化 文明与人性──老舍与沈从文城市小说比较[J]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S2):4-7.
2
刘保昌.
道家艺术与现代文学的诗化美[J]
.学术论坛,2005,28(1):102-107.
被引量:3
3
苏永前,汪红娟.
论沈从文“湘西世界”中的禅学意趣[J]
.甘肃社会科学,2005(3):116-118.
被引量:1
4
吴翔宇.
生命之理:在“庄严”中“神”之再现——浅论沈从文小说的“生命意识”[J]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5):53-56.
被引量:2
5
胡广海,刘东旭,马建民.
缢沟与勒沟并存者死亡性质的认定1例[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6,9(5):533-534.
6
杨玉珍.
论沈从文与大江健三郎原乡追寻的美学建构——以河流/森林为表征[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8(5):136-140.
被引量:2
7
彭建.
租界体验与沈从文笔下的女性形象及人性追寻——解读《一个女剧员的生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9,30(2):56-59.
8
杜素娟.
“苗窠”伦理的现代价值——沈从文苗族文学的伦理研究[J]
.中国比较文学,2011(4):49-58.
9
杨杰蛟.
论沈从文小说中的人性美[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29(4):27-29.
10
罗宗宇,翟翊翔.
傩文化与沈从文的创作[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5):88-91.
1
阴晴.
更美世上桃花源[J]
.朔方,1998(1):57-58.
2
李寅生.
论《诗经》中的天、鸟现象[J]
.钦州学刊,1997,12(4):24-28.
3
赵宏涛.
从金钱角度看《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及其现实意义[J]
.科技信息,2014(5):183-183.
4
梁文娟.
重新解读《三国演义》[J]
.沧桑,2008,0(3):234-235.
5
林同.
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霞光──漫谈《桃花源记》和《翩翩》[J]
.蒲松龄研究,1994(2):38-47.
6
孙钶心.
由《边城》看沈从文的理想人生[J]
.作家,2009(12):19-19.
被引量:1
7
孙霞.
世纪之交旅美文学华人家园观的变化[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6):115-118.
8
王跃飞.
试论林黛玉形象的诗情美[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3):87-89.
被引量:1
9
郭红波.
试论《聊斋志异》中的诗意美[J]
.贵州文史丛刊,2013(4):98-101.
10
毛嘉宾.
《边城》——理想的桃花源[J]
.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3):30-31.
被引量:1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