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Ⅱ优航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2004和2005年温州市单季稻组合的区试,结果表明,“Ⅱ优航1号”两年的平均产量为8707.5kg/hm2,比对照“汕优63”增产10.7%,达极显著,根据“Ⅱ优航1号”的特征特性和在温州市种植的产量表现,提出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管理肥水及防早衰的高产栽培技术,能达到超高产(10500kg/hm2以上)水平。
作者
陶开战
白朴
潘育东
叶汪萍
机构地区
浙江省永嘉县农业局
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浙江省泰顺县农业局
浙江省永嘉县种子公司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3期33-34,共2页
Acta Agriculturae Jiangxi
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2004A010)
关键词
太空杂交稻
Ⅱ优航1号
栽培技术
高产
超高杂交稻
分类号
S511.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4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白朴编著..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94.
2
吴文革,沈绪波,陈周前.
重穗型杂交中稻组合的特点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00,15(5):29-31.
被引量:17
3
朱诚,傅亚萍,孙宗修.
超高产水稻开花结实期间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2002,16(4):326-330.
被引量:70
4
马均,朱庆森,马文波,田彦华,杨建昌,周开达.
重穗型水稻光合作用、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4):375-381.
被引量:143
5
马均,周开达,马文波,汪旭东,明东风,严志彬.
重穗型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与籽粒充实关系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5):576-579.
被引量:29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戚昌瀚.
水稻品种的源库关系与调节对策简论[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5(1):1-5.
被引量:42
2
庄宝华,林菲,洪植蕃.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生理调节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1994,8(2):111-114.
被引量:42
3
李柏林,梅慧生.
燕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89,15(1):6-12.
被引量:345
4
周开达,马玉清,刘太清,沈茂松.
杂交水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选育──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13(4):403-407.
被引量:260
5
岳寿松,于振文,余松烈.
小麦旗叶与根系衰老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6,22(1):55-58.
被引量:72
6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彭应财,张俊国.
水稻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类型间差异及其遗传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6,22(2):167-172.
被引量:68
7
陈周前,吴文革,孙明.
粳杂80优121产量结构分析与超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06-309.
被引量:4
8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1995..
被引量:3
9
程剑 黄仲 等.移载稻成穗特点研究初报.水稻高产高效理论与新技术论文集[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32-36.
被引量:1
10
王文成 黄仲青 等.水稻不同穗型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水稻高产高效理论与新技术论文集[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75-8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43
1
范分良,唐湘如.
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特性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2,16(S1):220-225.
被引量:2
2
陈春花,陈斌.
重穗形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冈优527[J]
.福建稻麦科技,2004,22(2):36-37.
3
周琴,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
不同浓度糖氮对离体穗培养小麦粒重和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4):443-446.
被引量:4
4
黄元财,王术,吴晓冬,王祥九,刘向英,王德伟.
肥水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4):346-349.
被引量:20
5
王元辉,白朴,谢长晓,金瑜雪,赖士膺.
重穗型杂交稻的籽粒灌浆特点及库源关系的协调[J]
.浙江农业学报,2004,16(6):400-404.
被引量:7
6
蒋向辉,余显权,赵德刚,赵福胜.
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开花期耐冷的生理特性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1):6-10.
被引量:3
7
朱雪梅,柯永培,邵继荣,林立金,杨远祥.
高温胁迫对重穗型水稻品种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种子,2005,24(3):25-27.
被引量:24
8
邓应德,刘阳梅,陈志兵,汪海.
丰源A及其杂交组合生长后期耐冷性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2005,20(2):58-60.
被引量:3
9
邓应德,肖层林,刘阳梅,陈志兵.
丰源优系列杂交组合生长后期耐冷性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2005(2):4-5.
被引量:2
10
应良仕,徐利平,白朴.
丰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2005,24(4):86-87.
被引量:2
1
项雄,倪日群,王铁忠,陶开战.
中浙优1号在温州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2006,12(5):21-22.
被引量:9
2
袁亦文,陈天赏.
温州市美洲斑潜蝇发生情况调查[J]
.温州农业科技,2000(4):9-11.
3
温州市1991年杂交稻制种技术措施[J]
.温州农业科技,1992(2):9-12.
江西农业学报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