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价值取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身即是人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目标即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价值取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主体性思想批判现实社会并导向未来社会的根本旨意,脱离价值取向谈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性将会导致实证化和庸俗化倾向。因此,面向未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应该不断挖掘其价值向度,以此回应当代社会现实的挑战并能更好地回答时代提出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者
王洪秋
机构地区
黑龙江科技学院
出处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年第3期22-24,共3页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主体性价值取向
人学
本体论
分类号
B0-0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2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欧阳康,张明仓.
马克思本体论批判的价值取向及其当代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2002(6):47-57.
被引量:41
2
王玉樑.价值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J]山东社会科学,2001(01).
被引量:1
3
李文阁.走近新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J]学术月刊,2000(11).
被引量:1
4
李楠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50年的历史轨迹及其内在逻辑[J]
.求是学刊,2000,27(4):32-37.
被引量:2
5
康渝生.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主体性[J]
.理论探讨,1996(4):30-34.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2
1
孙正聿.
终极存在、终极解释和终极价值——作为终极关怀的本体论[J]
.社会科学战线,1991(4):1-7.
被引量:19
2
俞吾金.
马克思本体论研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J]
.哲学动态,2001(10):2-6.
被引量:6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
被引量:3112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7页.
被引量:970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77页.
被引量:616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被引量:1399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被引量:332
8
包亚明.《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被引量:2
9
杨学功.《"本体论"源流考》,《人文艺术》第2辑.查常平主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被引量:1
10
俞吾金.《存在、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海德格尔、卢卡奇和马克思本体论思想的比较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2001,(2).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42
1
王世靓.
经历过才会懂得[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2(7):33-34.
2
胡刘.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研究论评[J]
.教学与研究,2004(7):77-84.
被引量:3
3
朱寿兴.
文化活动与生命美学[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44-146.
4
李卫红,马剑波.
马克思的本体论思想研究述评[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26(3):11-19.
5
齐善鸿,吕波.
论基于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性的激励理念[J]
.学习与探索,2006(6):34-37.
被引量:2
6
白刚,张荣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多维透视[J]
.高校社科动态,2006(6):18-23.
7
乔翔.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价值研究综述[J]
.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8(2):58-62.
被引量:1
8
臧佩洪.
历史在马克思哲学中是如何作为本体而存在的[J]
.现代哲学,2003(4):17-22.
被引量:1
9
高捍东,高艳丰.
何谓哲学与哲学何为--指向哲学本身的几点“思”[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1):127-131.
被引量:3
10
刘同舫.
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阐释与创新[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1):57-61.
被引量:2
1
杨本华.
人性之所以善恶的主体性价值趋向——以荀子人性论为例[J]
.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71-74.
2
康渝生.
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主体性[J]
.理论探讨,1996(4):30-34.
被引量:2
3
俞然.
人性之道:中国哲学主体性叙述方式的重建[J]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4):4-6.
4
苑国化.
略论近代西方哲学主体性的彰显与张扬[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6):14-17.
5
刘志潮.
哲学主体性与价值主体性[J]
.丽水学院学报,1997,22(6):20-23.
6
陈红兵,姜宗林.
试论生态文化世界观与文化价值取向[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5(3):36-40.
被引量:4
7
贺善侃.
文化自觉与哲学主体性[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1(6):11-17.
被引量:12
8
万婷婷.
对中西方传统哲学主体性关系的差异的比较分析[J]
.长安学刊,2011(4):96-97.
9
郭立场.
“浮躁”是一种社会病[J]
.企业党建,2014,0(11):1-1.
10
贺善侃.
后现代哲学与哲学主体性[J]
.社会科学,1996(3):60-63.
被引量:4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