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世界精神在德沃夏克作品中的体现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安东宁·德沃夏克(Amtonin Dvorak,1841.1904)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捷克作曲家。在音乐史中,他与斯美塔那和雅那切克并称为“捷克三杰”。也同为捷克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言人。对捷克以外的国家而言,德沃夏克是其中最具国际名声,最易被世人接受的一位。
作者
朱琴
机构地区
浙江传媒学院音乐舞蹈系
出处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66-68,共3页
The New Voice of Yue-Fu(Journal of the Shenyang Conservatory of Music)
关键词
德沃夏克
世界精神
浪漫主义时期
斯美塔那
民族主义
音乐史
捷克
作曲家
分类号
J603 [艺术—音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
参考文献
1
1
高士杰.
从“世界的文学”想到“世界的音乐”[J]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1988,7(2):1-6.
被引量:4
共引文献
3
1
朱琴.
论德沃夏克创作思想中的多元性[J]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8(2):69-74.
被引量:6
2
国曜麟.
西方艺术音乐的文化属性[J]
.音乐传播,2017(1):72-75.
3
伦晓虎.
基于世界视角来理解西方音乐[J]
.北方音乐,2019,39(3):14-14.
同被引文献
25
1
宋洋.
斯美塔那——捷克民族乐派的奠基者[J]
.美与时代(美学)(下),2003(10):25-26.
被引量:2
2
什么是钢琴三重奏?[J]
.音乐世界,2001(9):54-54.
被引量:1
3
彭松.
中国期刊1986~2005年发表的钢琴三重奏文献综述[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4):109-111.
被引量:2
4
英国牛津大学.thegrovemuiscdictionaryinstrument.音乐辞典.
被引量:1
5
周燕.捷克民族乐派作品中民族性因素特点的分析及思考[D].东北师范大学,2010.
被引量:1
6
宋瑾,李诗原著,袁静芳.大学音乐[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1
7
李近朱.交响大师的肖像[M]宁夏:宁夏出版社,199810.
被引量:1
8
艾伦·科赞;黄意淳.纽约时报古典乐评精选[M]{H}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被引量:1
9
钱亦平.德沃夏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10.
被引量:1
10
李近朱.交响大师的肖像[M]银川:宁夏出版社,19981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0
1
杨建琴.
民族精神在德沃夏克音乐作品中的升华与超越[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12).
2
周燕.
谈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民族民间因素在19世纪捷克民族乐派作品中的体现[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12(2):97-98.
3
胡茵.
跨国界的民族之声合奏——德沃夏克《新世界交响曲》赏析[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1(5):166-167.
被引量:1
4
耿梦瑶.
浅谈民族乐派的灵魂人物德沃夏克的创作[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6):62-62.
5
杨建琴.
德沃夏克的音乐创作思想[J]
.黄河之声,2014(1):111-111.
被引量:1
6
杜娟.
德沃夏克钢琴组曲《诗意音画》的民族性演绎[J]
.文教资料,2014(14):66-69.
7
王璐.
德沃夏克室内乐作品的音乐风格分析[J]
.音乐时空,2015,0(6):79-79.
8
马明霞.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的创作特色[J]
.音乐创作,2016,0(4):156-157.
9
伍婧.
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音乐风格解读[J]
.艺术教育,2017(6):101-102.
被引量:1
10
胡昕萦.
德沃夏克《a小调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音乐旋律技巧分析[J]
.黄河之声,2021(7):56-58.
二级引证文献
3
1
杨建琴.
民族精神在德沃夏克音乐作品中的升华与超越[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12).
2
张姝佳.
马思聪与德沃夏克的《思乡曲》[J]
.粤海风,2016(3):88-93.
3
高颖殊.
德沃夏克弦乐四重奏的审美特征研究[J]
.北方音乐,2019,39(6):79-80.
1
滋芜.
读许江先生的画[J]
.科教文汇,2004,0(1):31-31.
2
叶鹏飞.
高韵深情 坚质浩气 高鸣作品[J]
.艺术市场,2013(8):111-111.
3
叶鹏飞.
高韵深情 坚质浩气 高鸣系列写生作品[J]
.艺术市场,2012(20):133-133.
4
张志民.
山水:中国画的审美理想与形态表现[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5(4):4-12.
5
石鹏飞,鲁瑛.
实话石说[J]
.青年与社会(中),2010(6):127-127.
6
赵苏.
女性世界精神所表现的中国梦——关于《我们俩》和《我们天上见》[J]
.当代艺术,2011(2):118-119.
7
金毅妮.
国际舞台上的捷克合唱经典德沃夏克《安魂曲》(上)[J]
.音乐爱好者,2004(8):62-64.
8
叶鹏飞.
高韵深情 坚质浩气 高鸣作品[J]
.艺术市场,2012(24):130-130.
9
高鸣.
高韵深情 坚质浩气 高鸣系列写生作品[J]
.艺术市场,2012(16):124-124.
10
叶鹏飞.
高韵深情 坚质浩气 高鸣作品[J]
.艺术市场,2013(5):113-113.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