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洪堡的礼物》中的“复调”解读
被引量:
8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索尔·贝娄是美国当代享有盛誉的小说家,贝娄被认为是当代美国文坛上继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小说《洪堡的礼物》为他赢得了1976年的普利策文学奖,索尔·贝娄也于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从复调小说理论出发,在对文本细读、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并归纳出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复调”或“多声部”、“复调”视角、“复调”结构和“复调”时空等特点。
作者
徐文培
张建慧
机构地区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出处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7-111,共5页
Foreign Language Research
关键词
索尔·贝娄
《洪堡的礼物》
复调
分类号
I106.4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0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129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11
1
宋兆霖主编..索尔·贝娄全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14卷.
2
芮渝萍著..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10.
3
李凤亮.
复调小说:历史、现状与未来——米兰·昆德拉的复调理论体系及其构建动因[J]
.社会科学战线,1996(3):168-176.
被引量:17
4
高奋.
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时间长河里的航标[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1(2):51-55.
被引量:2
5
李凤亮.
文体的复调与变奏——对米兰·昆德拉“复调小说”的一种解读[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0(2):144-148.
被引量:13
6
马新国..西方文论史[M],2002.
7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学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326.
8
项晓敏.
作为思维模式的意识流[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28(5):58-63.
被引量:2
9
周启超.
复调[J]
.外国文学,2002(4):80-86.
被引量:17
10
刘洪一著..走向文化诗学 美国犹太小说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316.
二级参考文献
20
1
涂卫群.
寻觅普鲁斯特的方法——论阅读[J]
.外国文学评论,1998(3):20-26.
被引量:3
2
李凤亮.
复调小说:历史、现状与未来——米兰·昆德拉的复调理论体系及其构建动因[J]
.社会科学战线,1996(3):168-176.
被引量:17
3
乐黛云.
复杂的交响乐[J]
.读书,1992(1):38-43.
被引量:3
4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1987..
被引量:133
5
[2]马·普鲁斯特.李恒基等译.追忆似水年华·序[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6
[3]马·普鲁斯特.李恒基等译.追忆似水年华[下][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7
[4]马·普鲁斯特.李恒基等译.追忆似水年华[上][M].南京:译林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8
马尔科姆·布雷德伯里.马赛尔·普鲁斯特[J].外国文学研究(人大复印资料),1999,(6).
被引量:1
9
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29页.
被引量:63
10
让-伊夫·塔迪埃.普鲁斯特和小说[M].桂裕芳,王森,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2.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45
1
刘昱均,王平,向舒嵘,王惜墨.
“思维流水”左右脑平衡原理的青少年心理治疗浅析[J]
.心理月刊,2024(9):194-196.
2
张娟,容新芳.
以米兰·昆德拉的小说艺术理论诠释《人性的污秽》的叙述艺术[J]
.长城,2010(10):146-147.
3
戴冠青,陈瑞煊.
在多重视角中展现生存困惑与思考——池莉小说叙事的复调现象[J]
.闽江学院学报,2005,26(1):66-72.
被引量:1
4
王立新,王丽.
文本的结构与《圣经》的文学阐释——以《约伯记》的复调式文本结构分析为例[J]
.东方丛刊,2007(3):92-105.
被引量:4
5
杨石乔.
医患交际的“复调”研究[J]
.医学与哲学(A),2008,29(12):23-24.
被引量:3
6
颜东升.
反讽的小说复调理论——兼论米兰·昆德拉的复调小说[J]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09,19(1):54-56.
7
王琦.
深沉的喜剧艺术——解读昆德拉小说的喜剧意识[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6):151-152.
8
张秀梅.
斯宾塞名作《仙后》中的“性道德观”[J]
.外语研究,2009,26(5):97-100.
被引量:1
9
李维.
后现代身份认同影响下的复调叙事——米兰·昆德拉的流亡书写[J]
.武陵学刊,2010,35(2):99-101.
10
齐雪艳.
厚“重”鄙“轻”——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1(2):62-64.
同被引文献
129
1
宁东.
《洪堡的礼物》与欧洲的“梅尼普体”文学[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9(2):112-116.
被引量:1
2
徐键.
论《洪堡的礼物》中的时间艺术[J]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2).
被引量:1
3
秦苏珏,朱亚兰.
洪堡的礼物——一个美国式的悖逆整合[J]
.时代文学,2009(4):89-91.
被引量:1
4
左金梅.
浅论《洪堡的礼物》的现代主义倾向[J]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63-67.
被引量:4
5
刘文松.
多种角度看索尔·贝娄--论诺贝尔奖得主索尔·贝娄的几种传记[J]
.译林,2003(3):198-201.
被引量:1
6
何江胜.
西方神话研究综述[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1999,14(4):93-97.
被引量:6
7
洪洁.
荒诞世界中的价值诉求——索尔·贝娄作品评析[J]
.文艺争鸣,2002(6):73-77.
被引量:3
8
陈榕.
索尔·贝娄《赫索格》:书信技巧的挖掘与创新[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22(1):93-96.
被引量:12
9
陆凡.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妇女形象[J]
.文史哲,1980(4):38-44.
被引量:7
10
陆凡.
美国当代作家索尔·贝娄[J]
.文史哲,1979(1):64-71.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8
1
宋德伟.
新世纪国内索尔·贝娄研究述评[J]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3(6):181-184.
被引量:8
2
黎清群,曹志希.
互文·并置·反讽——《爱情是谬误》的复调叙事艺术[J]
.外语教学,2007,28(3):80-82.
被引量:12
3
宁东.
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中的马丁·布伯哲学[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9(1):88-92.
被引量:1
4
姜杨,张秀梅.
《洪堡的礼物》国内研究现状分析[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0(14):36-38.
5
祝平.
新中国60年索尔·贝娄小说之考察与分析[J]
.当代外国文学,2013,34(2):60-70.
被引量:4
6
王香玲.
论《洪堡的礼物》中的双角色人物模式[J]
.外语教学,2013,34(4):94-98.
被引量:2
7
王喆.
视觉里的声音:《洪堡的礼物》中“内聚焦”叙事模式探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9(6):134-139.
被引量:3
8
周彦,高扬.
空间、资本与知识分子:《洪堡的礼物》中的三重空间分析[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3(5):83-87.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任虎军.
美国犹太小说研究与译介在中国[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2):235-249.
被引量:2
2
周钦.
同样的主题 不同的变奏——从米利亚斯看西班牙当代小说的转型[J]
.外国文学研究,2008,30(6):130-136.
被引量:1
3
吴俊龙.
从《雨王汉德森》看贝娄作品中的浪漫主义思想[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2):59-61.
被引量:3
4
唐永辉.
从女性视角看赫索格对马德琳的焦虑[J]
.当代文坛,2010(3):150-152.
被引量:5
5
郑丽.
现代西方人的精神荒原——《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后现代主义解读[J]
.当代外国文学,2010,31(2):13-21.
被引量:2
6
彭俊广,陈红.
《雨中猫》的重复叙事与主题意义[J]
.外语教学,2010,31(3):77-80.
被引量:15
7
陈初云.
论贝娄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不可靠叙述[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89-91.
被引量:1
8
王小琼.
《爱情是谬误》叙事风格解读[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1(3):110-113.
被引量:1
9
肖飚,杨仁敬.
辛西娅·欧芝克早期小说的复调特征——以《异教徒拉比》为例[J]
.外语教学,2011,32(4):76-79.
被引量:2
10
唐永辉.
“疯子赫索格”与“阁楼上的疯女人”——从小说《赫索格》看索尔·贝娄对女性主义的焦虑与反拨[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3):156-160.
被引量:3
1
邓文生,张可.
《赫索格》的复调特征探析[J]
.文史博览(理论),2012(1):31-34.
被引量:1
外语学刊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