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一位大学讲师的文化战争宣言——评白壁德的《文学与美国的大学》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白壁德的《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对十九世纪晚期以来美国大学盛行的“各种各样的潮流都自由地进行了批判”。该书因此可以看成是一篇文化战争宣言。宣言公开出版于1908年,当时白壁德已经43岁,与他同龄的同事大都早已成为教授,而他虽然在哈佛教了十四年的书,却仍只是一位讲师,依旧在为谋求终身教职抗争。
作者
周勇
机构地区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
出处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9-175,共7页
Peking University Education Review
关键词
白壁德
《文学与美国的大学》
大学讲师
文化战争宣言
美国
书评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4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Giese, W.F. Irving Babbitt: Man and Teacher [ M]. New York: G. P. Putnam's Sons, 1941: 22, 116.
被引量:1
2
R.N.史密斯.哈佛世纪[M].程方平等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5:43,46
被引量:1
3
亨利·托马斯等.大哲学家生活传记[M].武斌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303—310.
被引量:1
4
Brennan, S. C & S. R. Yarbrough. Irving Babbitt [ M ]. Boston: Twayne Publishers, 1987 : 21.
被引量:1
5
白壁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张沛等译,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66页.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41
1
渠敬东.
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J]
.社会学研究,1999(1):31-51.
被引量:106
2
罗杰·L·盖格,刘红燕(译).
美国高等教育的十个时代[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2):126-145.
被引量:29
3
梁燕玲.
信念、兴趣与制度——论中国高等教育研究文化[J]
.现代大学教育,2006,22(5):23-29.
被引量:3
4
吴宓.穆尔论现今美国之新文学(译序).学衡,1923,(63).
被引量:1
5
Babbitt, I. (1910). The New Laokoon: An Essay on the Confusion of Arts. Boston and New York: Houghton Mifflin Co. , 190.
被引量:1
6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7卷)[M].郭斌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277.
被引量:1
7
[美]亨利·托马斯.大哲学家生活传记[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9-16.
被引量:1
8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第10卷)[M].郭斌和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92-398.
被引量:1
9
[美]沃格林.希腊化、罗马和早期基督教[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98.
被引量:6
10
Kerferd,G. B. (1976). The Image of Wise Man in Greece in the Period before Plato, in F. Bossier. ed. , Images of Man in Ancient and Medieval Thought, Louvain: Louvain University Press, 18-2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梁燕玲.
自由与卓越:论美国私立高校之文化传统与组织文化谱系[J]
.大众商务(教育版)(民办教育研究),2008(2):67-73.
2
周勇.
哲学、诗歌与智术——柏拉图的千古课程难题[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6(4):125-133.
被引量:5
3
张安哥,李永安.
理想与现实之间:大学发展价值取向的企业比较视角[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25(3):4-7.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韦永琼.
就业困境视角下的大学课堂教学价值抉择探析[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11(2):5-8.
2
韦永琼.
就业困境下的大学课堂教学价值抉择[J]
.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10,23(2):50-53.
3
韦永琼.
就业困境视角下的大学课堂教学价值抉择探析[J]
.浙江教育科学,2010(5):18-21.
被引量:1
4
赵菊连,李永安.
大学的文化力与大学精神重塑[J]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5,25(2):40-43.
5
石亚兵,周勇(指导).
伊壁鸠鲁对古典希腊“灵魂教化”教育传统的重建[J]
.教育学术月刊,2016(6):16-22.
被引量:1
6
孙银光,杜时忠.
诗哲之争:《理想国》中教育观的冲突与融合[J]
.复旦教育论坛,2021,19(6):57-63.
1
贺昕.
当谎言被拆穿[J]
.文苑,2005(11A):34-34.
2
龚黎坪.
大学“讲师”称谓的由来[J]
.浙江社会科学,2007(3):164-165.
被引量:1
3
信钱穆,不挂科[J]
.传奇故事(百家讲坛)(红版),2013(1):4-4.
4
李福海.
《背影》与《台阶》中“父亲”形象的异同[J]
.青海教育,2014(11):23-24.
5
张雪蓉.
适度的平衡:现代大学的人文主义真谛——白壁德大学观的现实启示[J]
.中国大学教学,2008(9):57-60.
被引量:2
6
光峰.
在量化时代造就有质的人——白壁得《文学与美国的大学》的读后感[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6):29-31.
7
曾祥金.
别让生活中“最后的安静元素”消失——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的大学》读后[J]
.教师博览(中旬刊),2015,0(11):53-54.
被引量:1
8
张为.
读《藤野先生》之所想所思[J]
.科技信息,2006,0(9):228-228.
9
史无前例[J]
.黑龙江教育(小学文选),2008,0(4):47-47.
10
张军.
哈佛大学讲师的十条建议[J]
.芝麻开门(益智阅读),2009(1):5-5.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