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99-208,共10页
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同被引文献34
-
1赵建新.城市合理人口规模问题理论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13(1):73-76. 被引量:1
-
2赵德昭.FDI、第三方效应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空间集聚——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检验[J].南开经济研究,2014(6):105-124. 被引量:18
-
3黄明知,罗荣桂,吴兵,李文军.区域最优人口规模测评模型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6(8):93-95. 被引量:12
-
4陈家华,文宇翔,李大鹏.有关区域合理人口规模定量研究方法的讨论[J].人口研究,2002,26(3):26-32. 被引量:11
-
5李培林.走出国有企业的人员过密化逻辑[J].中国人口科学,1999(2):7-14. 被引量:6
-
6骆友生,刘剑文.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现状、成因与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1994(8):3-9. 被引量:17
-
7韩保江.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边际递减与剩余劳动力反梯度转移[J].经济研究,1995,30(7):38-43. 被引量:20
-
8邓智团,但涛波.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演变[J].中国农村经济,2005(8):30-36. 被引量:30
-
9赖德胜,孟大虎.专用性人力资本、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经济发展[J].中国人口科学,2006(1):60-68. 被引量:23
-
10李诚固,李振泉.“东北现象”特征及形成因素[J].经济地理,1996,16(1):34-38. 被引量:29
二级引证文献7
-
1孙姗姗,朱传耿.我国公司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07,16(1):104-111.
-
2王志锋,谭昕,郑亮,费佳云.国家级新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基于区县数据的证据[J].城市发展研究,2019,26(6):122-132. 被引量:19
-
3宋德勇,毕道俊.国家高新区建设对属地城市劳动力就业的作用——基于就业规模与就业结构层面的考察[J].城市问题,2021(7):41-51. 被引量:1
-
4徐铭泽,林向阳.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的设立对城市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多期DID的实证分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4):127-138. 被引量:2
-
5齐玉宁,赵小风,李靖业,蒋海宁.江苏省制造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研究--基于用地权属和行业特征视角[J].资源与产业,2024,26(2):141-150.
-
6闫中意,卜伟,王雅婧.国家级新区与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基于产业集聚的中介效应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4,45(7):49-67. 被引量:6
-
7栾维新,宋薇.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J].经济地理,2003,23(4):529-533. 被引量:39
-
1郝建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发展[J].现代企业文化,2013,0(36):57-57. 被引量:1
-
2王连月,韩立红.AHP法在区域竞争力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企业经济,2004,23(6):112-113. 被引量:22
-
3王立平,王乃静.我国技术创新能力的区域间比较研究[J].经济学动态,2007(11):42-45. 被引量:6
-
4徐业坤.辽宁省国有企业人才流失对策分析[J].辽宁经济,2006(11):68-68.
-
5龙卫红.欠发达地区会计信息化的问题与对策[J].时代金融,2015(12X). 被引量:2
-
6贺卫华.构建中原经济区区域间合作机制的路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2(5):46-50. 被引量:1
-
7温灏.引导民间资本有效参与PPP模式项目[J].国际融资,2016,27(9):53-55.
-
8邱述兵,刘玉.城市经营核心竞争力研究[J].企业技术开发,2006,25(9):56-58.
-
9李鹏鹏,俞畅.浅析我国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J].企业导报,2013(3):204-204.
-
10吴盛梅.中国区域融资结构比较分析[J].时代金融,2012(03X):235-23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