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国青年失业问题以及对养老保障体系的影响
被引量:
1
On the Problem of China Youth Unemployment and its' Effects on Social Security System for Old People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以新的人口学研究视角,从中国青年失业问题来研究和养老保障体系之间的关系,首先对中国失业青年的数量进行了估计,然后是针对这部分群体对中国养老保障体系中资金、观念、代际、自身、同代之间的影响和冲击的思考。
作者
刘娟
叶文振
机构地区
厦门大学
出处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0-44,共5页
Journal of Fujian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 of CPC
关键词
中国
青年失业
养老保障
影响
分类号
C913.7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郗杰英,杨守建.
青年就业的问题和对策——基于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5(2):25-30.
被引量:26
2
马树超,胡秀锦.
青年失业对职业教育的启示——基于上海闸北区失业青年的调查分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03,23(8):69-72.
被引量:6
3
薛阿明.
上海市社区青年就业问题的思考与分析[J]
.青年研究,2003(5):10-15.
被引量:2
4
练月琴,沈自力,周永中,张海燕.
让青年成为创业的生力军——关于江苏省无业、失业青年就业与创业状况的调查[J]
.群众,2005,0(5):27-29.
被引量:5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华小瑜.
7.8%与1%:中国能否承受就业之重?[J]
.中国新时代,2004(8):20-22.
被引量:1
2
《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20(18):5-7.
被引量:6
3
莫荣.
大学生就业真难吗?[J]
.时事报告,2003(1):37-39.
被引量:3
4
李家华,吴庆,路得.
2002年大学毕业生薪资行情参数[J]
.中国青年研究,2002(1):9-13.
被引量:24
5
李家华,吴庆.
2000年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报告[J]
.青年研究,2001(3):1-8.
被引量:35
6
莫荣.2003—2004年:中国就业报告【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被引量:1
7
央视国际.广东:技工短缺“缺”从何来[Z].,..
被引量:1
8
.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意味着什么[N].北京晨报,.
被引量:1
9
熊斌.
结构性失业应对[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1,18(2):15-17.
被引量:2
10
周天勇,张弥.
就业:势态分析、根本出路与中长期方案[J]
.中国人口科学,2003(4):14-22.
被引量:14
共引文献
31
1
林晓琳,关晶.
以代际学习促进失业青年就业创业——欧洲BTC项目述评[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4):11-16.
2
秦建国.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税收政策探析[J]
.高教与经济,2008,21(3):29-32.
被引量:2
3
林玉胜,刘娟.
中国青年失业问题研究述评——以2003-2005年为时间跨度[J]
.青年探索,2006(1):43-45.
被引量:6
4
王海燕.
对低龄退休有利于青年就业之说的质疑[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3):69-71.
被引量:3
5
童星,张海波.
“十一五”期间江苏失业社会风险的发展趋势、结构特征与应对策略[J]
.江苏社会科学,2006(4):106-111.
被引量:3
6
秦建国.
我国青年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
.青年探索,2006(6):24-28.
被引量:12
7
吴秉江,涂有胜.
开辟研究生就业新途径——引导硕士生到农村就业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6(11):50-53.
被引量:1
8
刘娟.
中国NEET族对养老保障体系的冲击及影响[J]
.人口与经济,2006(6):65-69.
被引量:4
9
王振波,朱传耿.
中国就业的空间模式及区域划分[J]
.地理学报,2007,62(2):191-199.
被引量:17
10
刘玉娟.
对城镇新失业群体问题的思考[J]
.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20(3):34-3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27
1
刘海燕.
我国青年失业问题分析[J]
.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0(3):3-8.
被引量:6
2
王云,王文斌.
社会支持角度下的城市青年失业问题[J]
.山东干部函授大学学报,2008(1):36-37.
被引量:2
3
毕先萍.
青年失业的特征及成因:基于国际视角的考察[J]
.青年研究,2004(10):12-21.
被引量:18
4
段大勇.
当前我国青年失业问题探析[J]
.前沿,2004(12):193-194.
被引量:3
5
方巍.
青年失业:不协调发展及其警示[J]
.青年研究,2005(4):6-12.
被引量:5
6
张丽宾.
为青年就业创造制度环境——中国青年就业问题研究[J]
.中国劳动,2005(10):15-17.
被引量:3
7
陈颖瑛,何文炯.
现阶段我国城镇青年的失业问题探讨[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6):101-102.
被引量:6
8
林玉胜,刘娟.
中国青年失业问题研究述评——以2003-2005年为时间跨度[J]
.青年探索,2006(1):43-45.
被引量:6
9
曾群,陆景丽.
青年失业与社会关系排斥风险[J]
.青年研究,2006(6):20-27.
被引量:5
10
曾群.
青年失业与人生转型[J]
.社会,2007,27(1):141-163.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1
1
鲍春雷,司学敏.
我国青年就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
.中国劳动,2023(4):59-7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邢占军,孙倩.
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逻辑、困境与路径[J]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24(3):86-93.
1
李亚妮.
个案社会工作在“2030”失业青年就业中的应用[J]
.学理论,2012(25):77-78.
被引量:1
2
范海虹,刘大勇.
试述网络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2(8):20-21.
3
曾群,陆景丽.
青年失业与社会关系排斥风险[J]
.青年研究,2006(6):20-27.
被引量:5
4
赵颖妍.
让宽容与慈善成为一种生活方式[J]
.深圳青年,2010(6):32-32.
5
王珂.
网络社会的政府组织变革——更精简、更高效[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3):11-11.
被引量:1
6
杜一飞.
失业青年的职业发展误区与职业生涯规划[J]
.中国青年研究,2006(12):72-75.
被引量:1
7
张长安,杨利民.
当代大学生社会交往之我见[J]
.渭南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0(1):82-87.
8
许小玲.
青年失业问题探析——一项来自上海市宝山区的调查[J]
.青年研究,2003(4):34-36.
被引量:6
9
王丰超.
新形势给郑州市人才资源开发带来的挑战和机遇[J]
.中州大学学报,2001,18(2):48-51.
10
田先红.
在地市民化:农民工返乡的村庄社会后果[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2):109-117.
被引量:8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