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川香优2号在温州种植表现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Performance of Hybrid Rice Chuanxiangyou 2 at Wenzhou and Its High-yielding Cultural Technique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川香优2号在温州种植的主要性状表现,提出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运筹肥水及防早衰等高产栽培技术。
作者
王元辉
白朴
陶开战
赖世膺
应良仕
机构地区
温州市农业科学院
永嘉县农业局
泰顺县种子公司
平阳县种子公司
出处
《杂交水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6-57,共2页
Hybrid Rice
基金
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2004A010)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川香优2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18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243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白朴编著..双季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94.
2
吴文革,沈绪波,陈周前.
重穗型杂交中稻组合的特点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J]
.杂交水稻,2000,15(5):29-31.
被引量:17
3
朱诚,傅亚萍,孙宗修.
超高产水稻开花结实期间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
.中国水稻科学,2002,16(4):326-330.
被引量:70
4
马均,朱庆森,马文波,田彦华,杨建昌,周开达.
重穗型水稻光合作用、物质积累与运转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3,36(4):375-381.
被引量:143
5
马均,周开达,马文波,汪旭东,明东风,严志彬.
重穗型杂交稻穗颈节间维管束与籽粒充实关系的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5):576-579.
被引量:29
6
陶开战,白朴,赖世膺,应良仕.
优质重穗型杂交稻新组合——川香优2号[J]
.种子,2004,23(7):81-82.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戚昌瀚.
水稻品种的源库关系与调节对策简论[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1993,15(1):1-5.
被引量:42
2
庄宝华,林菲,洪植蕃.
两系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生理调节的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1994,8(2):111-114.
被引量:42
3
李柏林,梅慧生.
燕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89,15(1):6-12.
被引量:345
4
周开达,马玉清,刘太清,沈茂松.
杂交水稻亚种间重穗型组合选育──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理论与实践[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5,13(4):403-407.
被引量:260
5
岳寿松,于振文,余松烈.
小麦旗叶与根系衰老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6,22(1):55-58.
被引量:72
6
徐正进,陈温福,张龙步,彭应财,张俊国.
水稻穗颈维管束性状的类型间差异及其遗传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6,22(2):167-172.
被引量:68
7
陈周前,吴文革,孙明.
粳杂80优121产量结构分析与超高产栽培技术[J]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4):306-309.
被引量:4
8
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1995..
被引量:3
9
程剑 黄仲 等.移载稻成穗特点研究初报.水稻高产高效理论与新技术论文集[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32-36.
被引量:1
10
王文成 黄仲青 等.水稻不同穗型品种生长发育特性的研究.水稻高产高效理论与新技术论文集[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75-83.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43
1
范分良,唐湘如.
亚种间杂交稻结实特性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2,16(S1):220-225.
被引量:2
2
陈春花,陈斌.
重穗形超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冈优527[J]
.福建稻麦科技,2004,22(2):36-37.
3
周琴,姜东,戴廷波,荆奇,曹卫星.
不同浓度糖氮对离体穗培养小麦粒重和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04,40(4):443-446.
被引量:4
4
黄元财,王术,吴晓冬,王祥九,刘向英,王德伟.
肥水条件对不同类型水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4,35(4):346-349.
被引量:20
5
王元辉,白朴,谢长晓,金瑜雪,赖士膺.
重穗型杂交稻的籽粒灌浆特点及库源关系的协调[J]
.浙江农业学报,2004,16(6):400-404.
被引量:7
6
蒋向辉,余显权,赵德刚,赵福胜.
贵州地方耐冷水稻品种开花期耐冷的生理特性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5,36(1):6-10.
被引量:3
7
朱雪梅,柯永培,邵继荣,林立金,杨远祥.
高温胁迫对重穗型水稻品种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J]
.种子,2005,24(3):25-27.
被引量:24
8
邓应德,刘阳梅,陈志兵,汪海.
丰源A及其杂交组合生长后期耐冷性生理基础的初步研究[J]
.杂交水稻,2005,20(2):58-60.
被引量:3
9
邓应德,肖层林,刘阳梅,陈志兵.
丰源优系列杂交组合生长后期耐冷性评价[J]
.湖南农业科学,2005(2):4-5.
被引量:2
10
应良仕,徐利平,白朴.
丰两优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2005,24(4):86-8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0
1
陈树忠,董友非,王小波,蒋正伟,秦代锦,龚桥.
优质杂交香稻川香优2号及高产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2004,10(4):17-17.
被引量:3
2
秦代锦,龚桥.
优质高产香型杂交水稻川香优2号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2006,25(10):90-90.
被引量:1
3
胡婷婷,刘超,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
优质香稻高产栽培技术概述[J]
.江苏农业科学,2008,36(5):41-43.
被引量:3
4
黄世聪,瞿桥富.
川香优2号在湖南怀化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科技通讯,2009(8):126-126.
被引量:1
5
张现伟,王静,唐永群,李经勇.
香稻香味遗传育种及其保香栽培[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29(3):550-555.
被引量:21
6
王培,肖立中,唐湘如,田华,潘圣刚,段美洋,聂俊,罗一鸣.
分蘖期水分对香稻香气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2013,32(1):103-105.
被引量:19
7
优质杂交香稻川香优2号[J]
.四川农业科技,2002(6):16-16.
被引量:1
8
沈建凯,谢振宇,贺治洲,尹明,易俊良.
香稻成香研究及其发展前景[J]
.热带农业科学,2015,35(8):46-51.
被引量:9
9
李青茂,王旭,李元林.
优质高产杂交香稻“川香优2号”[J]
.四川农业科技,2002(9):11-11.
被引量:2
10
陆贤军,任光俊,高方远,刘光春,李青茂.
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川香优2号[J]
.杂交水稻,2002,17(6):56-5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
1
吴纯涛,朱新舟,刘振,晏元超,王义平,魏勇,杨秀容,付福亮,王记安,余凯军.
香型优质稻川香优2号在孝感市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19,0(S02):104-106.
1
川香优2号展开大面积示范[J]
.中国科技成果,2003(19):45-45.
2
戴小红.
川香优2号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J]
.福建农业,2004(6):12-12.
3
杨丽兰,沈红芬,倪日群.
“川香优2号”在温州地区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要点[J]
.江西农业学报,2006,18(3):22-22.
4
王晓琴,黄正强.
收获期对川香优2号经济性状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15,35(S1):46-47.
5
陈立勇.
抗条新品种扬粳4038特征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5):230-230.
6
康聪丽,成红梅.
蠡玉35的示范结果及配套栽培技术[J]
.现代农村科技,2009(23):9-9.
被引量:1
7
熊水平,刘国桃,邓荣俄,闵师强.
超级稻新两优6号超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08(7):141-141.
被引量:5
8
成英,陈霞.
两系杂交稻两优培九高产栽培技术[J]
.垦殖与稻作,2005(5):31-31.
9
李瑞萍,陈庆来,唐发民,李武强.
科学运筹肥水是棉花高产优质的关键[J]
.河南农业,2002(9):33-34.
10
秦艳琴.
提高夏玉米产量的技术措施[J]
.中国种业,2010(8):84-85.
被引量:2
杂交水稻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