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缘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
被引量:
1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分析了日本学者滨口惠俊的“间人”概念及其理论的特点与不足,从研究“人的系统”的角度,提出用“缘人”概念描述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作者从认知模式、情感模式、交换模式和主要群型四个方面简要概括了日本人人际状态的特征,认为“缘人”概念更能表述日本人际关系的神髓,更具有日本本土文化特色和与现有理论有更好的兼容性。
作者
尚会鹏
机构地区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出处
《日本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9-140,共12页
Japanese Studies
关键词
缘人
问人
日本人
基本人际状态
分类号
C912.3 [经济管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231
引证文献
16
二级引证文献
70
参考文献
18
1
「美」埃德温·赖肖尔.《日本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
被引量:1
2
「日本」南博.《日本的自我》(岩波新书,1983年)
被引量:1
3
尚会鹏.
土居健郎的“娇宠”理论与日本人和日本社会[J]
.日本学刊,1997(1):123-132.
被引量:7
4
中根千枝「タテ社会の人間関係」,講談社,1967年,第14—15页
被引量:1
5
尚会鹏.
中根千枝的“纵式社会”理论浅析[J]
.日本问题研究,1997,11(1):85-91.
被引量:9
6
伊東俊太郎.《比较文明学》,上山春平主编.《日本文明史》(七卷)
被引量:1
7
梅棹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上山春平主编.《日本文明史》(七卷)
被引量:1
8
浜口惠俊「日本型モデルとは何か 国際化時代にゎけるメリツトとデメリツト」新曜社,1993年,7-8頁
被引量:1
9
浜口俊「日本研究原論:「関系体」としての日本人と日本社会」,有斐閣,1998年,22頁,第27-29頁
被引量:1
10
浜口惠俊·公文俊平編「日本式の集团主義」.有斐閣,1982年,22頁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2
1
尚会鹏.
土居健郎的“娇宠”理论与日本人和日本社会[J]
.日本学刊,1997(1):123-132.
被引量:7
2
尚会鹏.
一幅日本民族性的透视图——战后50年再读《菊花与刀》[J]
.日本问题研究,1995,9(4):62-68.
被引量:2
共引文献
13
1
项盛恺.
徘徊于组织与个人之间——《恐慌》主人公的个人危机[J]
.日语教育与日本学,2021(2):65-74.
2
张占彪.
浅谈社会发展的双重结构模式[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3):1-3.
3
尚会鹏.
中根千枝的“纵式社会”理论浅析[J]
.日本问题研究,1997,11(1):85-91.
被引量:9
4
李洪君,张小莉.
十年来的日本时尚特产:“酷族”[J]
.中国青年研究,2006(1):84-87.
5
张丽霞.
日本反垄断法执法模式及其法文化考察[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5):75-77.
被引量:2
6
郑成芹.
日语中的批评性言语行为研究[J]
.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1):44-50.
被引量:1
7
方晓菁.
日本推理电视剧初探——基于日本文化视角[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3(4):57-62.
被引量:3
8
王芳芳,李萍.
论日本民间团体在新药受试者保护中的作用——以日本药害监督专员协会为例[J]
.日本研究,2016(1):39-47.
9
杜连森.
转向背后:对德日两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审视及借鉴[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2(21):13-17.
被引量:46
10
孙通,刘昌明.
国际秩序观塑构中的文化特质——兼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渊源[J]
.太平洋学报,2019,27(2):13-24.
被引量:10
同被引文献
231
1
王逸舟.
“东亚共同体”概念辨识[J]
.现代国际关系,2010(S1):84-88.
被引量:9
2
张放.
一个“奇妙而独特”的存在——试析日本的记者俱乐部[J]
.日本学刊,1999(5):112-125.
被引量:3
3
刘伟.
日本人中的错误战争史观之剖析──谈某些日本人为什么不愿承认战争的侵略性质[J]
.日本问题研究,1999,13(3):48-53.
被引量:2
4
平战国.
当前日本少年暴力犯罪现象浅析[J]
.日本学刊,1998(3):85-102.
被引量:1
5
李强.
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
.天津社会科学,1998(1):66-69.
被引量:433
6
韩铎.
“救救孩子”在日本——兼议鲁迅有关家庭教育的见解[J]
.日本学刊,1986(1):40-48.
被引量:1
7
王伟.
日本青年的婚事[J]
.日本学刊,1986(1):63-64.
被引量:1
8
韩铎.
日本的家庭问题[J]
.日本学刊,1985(1):47-52.
被引量:2
9
色文.
日本年金制度的改革[J]
.日本学刊,1985(4):18-25.
被引量:1
10
吕莉.
从《万叶集》看日本文字的形成[J]
.日本学刊,1991(3):82-9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6
1
尚会鹏.
许烺光的“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及其中国文化背景[J]
.国际政治研究,2006,27(4):130-143.
被引量:19
2
尚会鹏.
“基本人际状态”的类型、维度与“心理-社会均衡”(PSH)的动力学关系——对许氏理论的若干阐释和补充[J]
.国际政治研究,2007,28(3):84-100.
被引量:10
3
尚会鹏.
论日本人的交换模式[J]
.日本学刊,2009(4):80-93.
被引量:5
4
张建立.
日本人与中国人的感情模式特征简论——以“侘茶乐境”与“孔颜乐处”为中心[J]
.日本学刊,2009(6):107-120.
被引量:6
5
尚会鹏.
日本社会的“个人化”:心理文化视角的考察[J]
.日本学刊,2010(2):82-95.
被引量:13
6
张建立.
中国的日本国民性研究现状与课题[J]
.日本学刊,2011(1):132-146.
被引量:6
7
刘宇.
刍议日本人的人际关系[J]
.文学界(理论版),2012(9):324-325.
被引量:2
8
张建立.
战后日美关系的心理文化学解读[J]
.国际政治研究,2013,34(4):35-49.
被引量:8
9
游国龙.
缘人:日本人论的方法论透析——从心理人类学到心理文化学[J]
.日本学刊,2014(3):137-154.
被引量:3
10
张建立,李薇.
构建东亚共同体的关键在于成功形塑东亚身份认同[J]
.国际经济评论,2014(3):143-154.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0
1
向卿.
我国学界关于江户日本身份建构问题的研究综述[J]
.南开日本研究,2020(1):300-330.
2
王玲.
“飞特族”的青春自白——解读青山七惠《一个人的好天气》[J]
.作家,2011(12):75-76.
被引量:2
3
尚会鹏.
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J]
.日本学刊,2007(2):95-108.
被引量:25
4
尚会鹏.
“基本人际状态”的类型、维度与“心理-社会均衡”(PSH)的动力学关系——对许氏理论的若干阐释和补充[J]
.国际政治研究,2007,28(3):84-100.
被引量:10
5
尚会鹏.
“个人”、“个国”与现代国际秩序——心理文化的视角[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07(10):41-48.
被引量:22
6
尚会鹏.
论日本人感情模式的文化特征[J]
.日本学刊,2008(1):60-73.
被引量:11
7
尚会鹏.
“伦人”与“服国”——从“基本人际状态”的视角解读中国的国家形式[J]
.国际政治研究,2008,29(4):131-146.
被引量:17
8
刘月琴.
伊斯兰报应理论与中国文化的相通性[J]
.西亚非洲,2009(8):13-19.
9
尚会鹏.
论日本人的交换模式[J]
.日本学刊,2009(4):80-93.
被引量:5
10
牛长振,朱中博,张芸.
“萨达会”事件析论——以“人情—面子”理论模型为分析依据[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5(4):470-475.
被引量:1
1
尚会鹏.
论日本人自我认知的文化特点[J]
.日本学刊,2007(2):95-108.
被引量:25
2
曹怀宁.
是否该上上司的床[J]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2016,0(8):47-47.
3
尚会鹏.
日本社会的“个人化”:心理文化视角的考察[J]
.日本学刊,2010(2):82-95.
被引量:13
4
尚会鹏.
“伦人”与“服国”——从“基本人际状态”的视角解读中国的国家形式[J]
.国际政治研究,2008,29(4):131-146.
被引量:17
5
巴方.
大学生恋爱心理调查与分析[J]
.现代医院管理,2004,2(4):36-37.
被引量:14
6
曲艺.
好的爱情,是找一个能和你一起成长的人[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17,0(8):74-75.
7
谢际春.
老实巴交的老公要出轨[J]
.婚姻与家庭(婚姻情感版),2016,0(8):54-54.
8
郑光梁,周方遒.
当前社会管理模式的理性审视[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2,14(3):5-7.
被引量:1
9
陆蕊.
论改革开放前后中国乡村社会交换的变化[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6,20(3):46-48.
10
魏开琼.
中国妇女研究现状——对2001年度《妇女研究》资料收集情况的分析[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14(3):6-9.
被引量:2
日本学刊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