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在环境法中的发展与应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中国文化对环境法的意义和发展,中国学者和西方学者都发表了一些有价值的文章,都有一定的贡献,但还有待于深化和发展。在环境法领域,我们若不能够从理念上得到“超越”,其发展必定要受到极大的限制。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主义精神的研究,概括这种人文主义,尤其是儒、道两家“超越界”信念对我们现代环境法的启发,并试图将其发展和应用于环境法领域。
作者
王丽燕
机构地区
福州大学法学院环境法
出处
《甘肃农业》
2006年第5期145-145,共1页
关键词
人文主义
超越界
新人文主义
分类号
D922.6 [政治法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4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张进峰.
两种现代生命观批判和人的生命观重建[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13-19.
被引量:7
2
曾繁仁.
试论人的生态本性与生态存在论审美观[J]
.人文杂志,2005(3):77-83.
被引量:20
3
张志伟.
人的主体性与生态伦理[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6(4):37-42.
被引量:6
4
佘正荣.
环境伦理学的价值论依据[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19(4):8-12.
被引量:15
5
范冬萍.
自然的生命与价值[J]
.大自然探索,1998,17(3):106-109.
被引量:6
6
陈泉生等著..环境法学基本理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610.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张进峰.
发展教育理论需要革新四大外围观念[J]
.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14(4):5-10.
被引量:6
2
张进峰.
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哲学新论[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25(1):52-57.
被引量:83
3
佘正荣.
自然的自身价值及其对人类价值的承载[J]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12(3):17-23.
被引量:18
4
黑格尔.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7..
被引量:181
5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被引量:20
6
[3]古德.家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6.1.
被引量:2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被引量:576
共引文献
49
1
赵霞.
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意义[J]
.西北民族研究,2014(3):97-105.
被引量:2
2
陈红兵.
存在论视域中的生态哲学[J]
.河北学刊,2005,25(3):14-19.
被引量:8
3
陈伟.
对中国矿难现象的伦理缺陷分析[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3):60-61.
4
宋生贵.
生态文明视野中的民族艺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民族艺术的美学研究[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44-46.
被引量:3
5
殷有敢.
人的生态存在本性与庄子的生态智慧[J]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4(2):167-171.
被引量:1
6
张进峰.
三元人观、三元价值观对价值论研究道路的开拓和启示[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1-7.
被引量:1
7
杨冬梅.
生态文化的哲学蕴涵[J]
.襄樊学院学报,2007,28(4):10-12.
8
吴玉英.
“诗意栖居”的美学之思——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研究[J]
.中国文学研究,2008(2):20-23.
被引量:4
9
赵媛,方浩范.
“现代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伦理基础[J]
.广西社会科学,2008(5):36-39.
被引量:6
10
梁明.
生态伦理中人的主体性诠释[J]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2):69-72.
1
陈立旭.
推进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6):12-13.
2
杨彦华.
关于文化软实力理论意义的思考[J]
.才智,2013(17):267-267.
3
胡佳.
试析我国文化遗产的环境法保护[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9(1):116-119.
被引量:2
4
熊超,杨惟薇.
日本环境法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J]
.科学与管理,2010,30(6):42-44.
5
胡宏伟.
科学发展观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J]
.山东社会科学,2009(S1):40-41.
被引量:2
6
张荣.
城市改建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J]
.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1,16(1):92-93.
被引量:3
7
周青,王俊.
我国环境法学界的环境伦理价值审视[J]
.广西社会科学,2008(4):106-109.
被引量:3
8
杨兴猛.
从党的十八大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发展[J]
.行政论坛,2013,20(2):11-14.
被引量:4
9
程奎文.
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3(6):56-59.
被引量:1
10
陈泉生.
略论环境法的目的和作用[J]
.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9(5):45-46.
被引量:3
甘肃农业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