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钝顶螺旋藻的无机碳吸收及其碳酸酐酶作用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对钝顶螺旋藻的无机碳吸收利用能力及其碳酸酐酶(CA)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发现, 螺旋藻在pH 9.0时具有最高的光合作用速率,其胞内CA酶活性较高,但在该实验条件下并未检测到胞外CA酶活性.螺旋藻的pH补偿点可上升到11.5,胞外CA酶抑制剂对其pH补偿点没有明显的影响,螺旋藻对HCO3-的吸收利用可能存在主动转运机制,也可能会利用一部分CO32-.
作者
吴红艳
机构地区
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
出处
《自然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33-636,共4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300896)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无机碳
碳酸酐酶
分类号
S968.4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Q55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18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1
李夜光,胡鸿钧,龚小敏.
螺旋藻培养液pH值变化的机理和碳源利用率的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1996,12(S1):247-253.
被引量:12
2
李夜光,胡鸿钧,张良军,陈志祥.
以CO_2为碳源工业化生产螺旋藻工艺技术的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6,14(4):349-356.
被引量:9
3
WUHongyan,GAOKunshan,TeruoWATANABE.
Effects of solar ultraviolet radiation on the 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and biomass production of Spirulina platensis[J]
.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Materials International,2005,15(5):477-480.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李夜光
被引量:1
2
夏建荣,高坤山.
高浓度CO_2培养条件下极大螺旋藻光抑制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02,26(1):14-18.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8
1
张丽琴,杜秀琦.
淡水藻类应用研究进展[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7(4):73-77.
被引量:2
2
吴红艳,高坤山,渡辉夫.
静止和充气培养条件下短期紫外辐射对钝顶螺旋藻光化学效率的影响[J]
.水生生物学报,2005,29(6):673-677.
被引量:8
3
汪芳明,唐玉斌,佘顺宝.
螺旋藻生产中两种碳营养源的对比研究[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0(2):89-92.
被引量:8
4
李小龙,耿亚红,李夜光,胡鸿钧.
从光合作用特性看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的竞争优势[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6,24(3):225-230.
被引量:40
5
杨威,孙凌,袁有才,钟远,赵乐军,刘春光,庄源益.
碱度水平对铜绿微囊藻和四尾栅藻生长和竞争的影响[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4):1264-1268.
被引量:13
6
殷大聪,耿亚红,梅洪,欧阳峥嵘,胡鸿钧,李夜光.
几种主要环境因子对布朗葡萄藻(Botryococcus braunii)光合作用的影响[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8,26(1):64-69.
被引量:18
7
吴红艳,李金梅.
阳光紫外辐射和盐胁迫对钝顶螺旋藻光合作用和形态变化的耦合效应[J]
.植物生理学报,2011,47(6):557-564.
被引量:1
8
张峰,向文洲,萧邶,陈平原.
耦合二氧化碳减排的微藻产业化培养技术[J]
.微生物学报,2012,52(11):1378-1384.
被引量:6
9
艾为党,郭双生,董文平.
受控生态生保系统螺旋藻藻种筛选研究[J]
.载人航天,2013,19(6):58-63.
被引量:5
10
张丹,朱晓艳,温小斌,耿亚红,李夜光.
微藻培养基平衡pH的研究[J]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3):401-406.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44
1
陈雄文,高坤山.
赤潮藻中肋骨条藻的光合作用对海水pH和N变化的响应[J]
.水生生物学报,2004,28(6):635-639.
被引量:13
2
宋金明,李学刚,李宁,高学鲁,袁华茂,詹天荣.
一种海水中溶解无机碳的准确简易测定方法[J]
.分析化学,2004,32(12):1689-1692.
被引量:23
3
周光正.
螺旋藻的物理-化学因素和营养物对其生长的影响[J]
.海洋科学,1994,18(6):67-68.
被引量:7
4
高尚德,吴以平,赵心玉.
有机锡对海洋微藻的生理效应 Ⅰ.三苯基锡和三丁基锡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1994,25(3):259-265.
被引量:38
5
程丽华,张林,陈欢林,高从堦.
微藻固定CO_2研究进展[J]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2):177-181.
被引量:33
6
张义明,陈峰,郭祀远.
混合营养培养中光照强度及有机碳源对Spirulina platensis生长率的作用[J]
.贵州工学院学报,1996,25(4):82-89.
被引量:9
7
吴玉霖,孙松,张永山.
环境长期变化对胶州湾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
.海洋与湖沼,2005,36(6):487-498.
被引量:79
8
逄勃越,王学魁,孙之南,王广策.
不同影响因子对裸甲藻生长的影响[J]
.生物技术,2006,16(1):63-65.
被引量:3
9
李夜光,胡鸿钧.
螺旋藻培养液吸收CO_2特性的研究[J]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6,14(3):253-260.
被引量:13
10
王秀红,沈健英,陆贻通.
氮肥对3种固氮蓝藻种群数量的影响[J]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3):333-335.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5
1
张乃星,宋金明,贺志鹏,郑国侠,张蓬,徐亚岩.
海水无机碳对过量无机氮输入引起的富营养化响应的模拟研究[J]
.环境科学,2008,29(6):1469-1477.
被引量:6
2
谭扬.
钝顶节旋藻羧酶体操纵子的克隆与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1-12.
3
赵文越,王雪青,何晓萍.
生产纯净水废水培养螺旋藻技术[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3,34(1):47-50.
4
杨玉娟,任洪艳,缪恒锋,阮文权.
影响钝顶螺旋藻固碳的环境因子优化[J]
.环境工程学报,2013,7(7):2795-2800.
被引量:3
5
王兆印,李一锋,张旭,朱明龙,谭文松.
有机胺对螺旋藻生长及固碳效果的影响[J]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17,31(2):377-386.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张楠,陈蓉,王永忠,廖强,朱恂.
光照条件对跑道池光生物反应器内蛋白核小球藻生长特性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2015,9(3):1496-1500.
被引量:4
2
郑国侠,宋金明,王云华,于淑萍,李学刚.
典型有机污染物影响下海水二氧化碳体系变化的室内模拟研究[J]
.环境科学,2009,30(5):1306-1314.
被引量:3
3
马欣欣,王中良.
湿地氮循环过程及其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7):9454-9458.
被引量:7
4
曲宝晓,宋金明,袁华茂,李学刚,李宁,段丽琴,马清霞,陈鑫.
东海海—气界面二氧化碳通量的季节变化与控制因素研究进展[J]
.地球科学进展,2013,28(7):783-793.
被引量:13
5
李姿,徐倩,任洪艳,阮文权.
不同培养模式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和固碳速率的影响[J]
.环境工程学报,2016,10(4):2083-2092.
被引量:3
6
薛艳玲,迟杰.
菹草对模拟系统外源氮素去除作用的影响[J]
.环境化学,2017,36(5):1090-1096.
被引量:2
7
吴杭纬经,赵晟,刘妹琴.
养殖区水样监测与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5):79-83.
被引量:1
8
谯顺彬,董汝晶,张义明,田辉.
采用不同装置培养螺旋藻的对比研究[J]
.中国酿造,2018,37(5):136-139.
9
王雪飞,任洪艳,阮文权,徐倩.
利用膜光生物反应器培养和预采收钝顶螺旋藻的条件[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9,38(7):108-115.
10
白丽菊,侯博,江波,陈思铭.
化学吸收剂强化微藻固碳研究进展[J]
.化工进展,2020,39(S02):106-114.
被引量:8
1
戴新宾,翟虎渠,张红生,张荣铣.
土壤干旱对水稻叶片光合速率和碳酸酐酶活性的影响[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2000,26(2):133-136.
被引量:50
2
吴沿友,梁铮,邢德科.
模拟干旱胁迫下构树和桑树的生理特征比较[J]
.广西植物,2011,31(1):92-96.
被引量:26
3
刘文芳,魏利娜.
碳酸酐酶固定化研究进展[J]
.分子催化,2016,30(2):182-197.
被引量:9
4
黄瑾,夏建荣,邹定辉.
微藻碳酸酐酶的特性及其环境调控[J]
.植物生理学通讯,2010,46(7):631-636.
被引量:11
5
阚彬彬,于耸,柳参奎,高野哲夫.
水稻碳酸酐酶基因5’端启动子不同区域对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J]
.分子植物育种,2005,3(3):345-352.
被引量:3
6
颜晓芸.
蛋禽用药需谨慎[J]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4(11):36-36.
7
吴沿友,李西腾,郝建朝,李萍萍,王宝利.
不同植物的碳酸酐酶活力差异研究[J]
.广西植物,2006,26(4):366-369.
被引量:23
8
朱保卫,周洪旗,林继和.
利用饲料添加剂防止蛋鸡热应激[J]
.新农村,1999(8):16-16.
被引量:1
9
赵新政,吴沿友,赵玉国,李西腾,秦松,李金忠.
几种麻鸭体内碳酸酐酶比较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6,28(8):127-130.
被引量:1
10
王晓丽,曹子林,和润喜,陈诗.
不同pH、温度和储藏因素对云南松针叶碳酸酐酶稳定性的影响[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8(3):501-506.
被引量:3
自然科学进展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