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电信业》
2006年第5期30-33,共4页
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Trade
同被引文献12
-
1桑业明.数字化时代的思维方式[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6(4):69-71. 被引量:6
-
2《试看传播媒介如何影响社会结构——从古登堡到“第五媒体”》[J].国际新闻界,2004,26(6):1-1. 被引量:6
-
3杜进祥,郭乃铎.责任编辑如何规避出版风险[J].科技与出版,2005(5):37-38. 被引量:12
-
4童兵.让每个社会成员分享媒介化社会成果[J].新闻与写作,2006(1):19-19. 被引量:16
-
5孟建,赵元珂.媒介融合:粘聚并造就新型的媒介化社会[J].国际新闻界,2006,28(7):24-27. 被引量:311
-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P251). 被引量:294
-
7[美]尼葛洛庞帝著,胡泳,范海燕译.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被引量:11
-
8郑保卫,王静.数字化对传媒生态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5):2-7. 被引量:15
-
9胡泳.共有媒体的种类[J].中国编辑,2009(3):61-65. 被引量:3
-
10夏德元.数字时代电子媒介人的崛起与出版新视界[J].学术月刊,2009,41(9):21-27. 被引量:25
-
1薛志勇,马琳,黄海涛.洛阳市信息网络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创新科技,2004(2):44-44.
-
2赵新生.推行差异化服务应处理好“八个关系”[J].金融队伍建设,2006(11):44-45.
-
3飞信即将归来:移动企业IM面临的三大难题[J].广告大观(理论版),2016,0(6):106-106.
-
4赵晓川.邮政贺卡业务持续发展策略初探[J].邮政研究,2011,27(4):20-22.
-
5杨怡.重庆移动:打造信息主力军建设数字新重庆[J].通信世界,2006(32A):18-18.
-
6赵新生.推行差异化服务应处理好“八个关系”[J].金融队伍建设,2008(A01):52-53.
-
7许波,余成钢.邮政贺卡业务持续发展策略初探[J].邮政研究,2007,23(4):29-30. 被引量:1
-
8刘湜.薪酬体系——打造转型业务的软肋[J].电信决策研究动态,2005(12):36-39.
-
9陈淑芳.美国4月份不锈钢进口量环比下降13.1%[J].中国金属通报,2009(21):11-11.
-
10曾剑秋,李俭伟.IP技术与中国电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J].世界电信,2000(11):4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