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略论诉之追加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本文认为,诉之追加仅指诉之客体的追加,不包含当事人之追加。原告于诉讼程序进行中为诉之追加虽然有利于当事人间纠纷的终局性解决,符合诉讼经济原则,但毕竟关涉被告防御权之行使与诉讼之正常终结。故立法关于诉之追加应有特别条件之设定,以求利益之衡平。为防止裁判抵触,受诉法院应将原告追加之诉与既有之诉予以合并审理。
作者
占善刚
机构地区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94-97,共4页
Law Review
关键词
诉
防御权
诉讼经济原则
合并审理
分类号
D91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135
同被引文献
70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93
参考文献
9
1
姚瑞光.《民事诉讼法》,大中国图书出版公司1981年版,第312页.
被引量:1
2
骆永家.《民事法研究(Ⅲ)》,三民书局1990年版,第114页.
被引量:1
3
民事诉讼法研究基金会.《民事诉讼法之研讨(三)》,三民书局1990年版,第570页.
被引量:1
4
[日]兼子一著 竹下守夫 自绿铉译.《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15页.
被引量:73
5
[德]汉斯.《德国民事诉讼法基础教程》,周翠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被引量:1
6
[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被引量:66
7
王甲乙 杨建华 郑健才.《民事诉讼法新论》[M].三民书局,2002年版.第398,260页.
被引量:7
8
陈计男.《民事诉讼法论》[M].台湾三民书局,2002年8月版.第427页.
被引量:4
9
杨建华.《问题研析:民事诉讼法(三)》,三民书局1998年版,第126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35
1
占善刚,刘显鹏.
试论我国民事诉讼中免证事实之应有范围及其适用[J]
.法学评论,2004,22(4):132-136.
被引量:17
2
姚志坚,陈传胜.
假执行与滥用上诉权 惩罚制度之设立[J]
.人民司法,2004(8):33-35.
被引量:2
3
李浩.
民事证据的若干问题——兼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司法解释》[J]
.法学研究,2002,24(3):63-76.
被引量:41
4
吴振宇.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评价与证明标准[J]
.行政法学研究,2004(3):106-113.
被引量:18
5
汤维建.
论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6):4-11.
被引量:49
6
韩国学,王海珍.
论证据的推定与证明责任的负担[J]
.法律适用(国家法官学院学报),2002(6):63-65.
7
吴明童.
既判力的界限研究[J]
.中国法学,2001(6):76-85.
被引量:38
8
李浩.
民事证据法的目的[J]
.法学研究,2004,26(5):103-116.
被引量:41
9
涂怀艳.
论禁止不利变更[J]
.法商研究,2003,20(1):47-53.
被引量:6
10
唐力.
对话与沟通:民事诉讼构造之法理分析[J]
.法学研究,2005,27(1):42-52.
被引量:33
同被引文献
70
1
张卫平.
论诉讼标的及识别标准[J]
.法学研究,1997,19(4):54-65.
被引量:77
2
王强义.
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恒定和诉讼承当[J]
.中国法学,1990(5):87-94.
被引量:8
3
强世功.
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法律移植背景下对当代法理学的反思[J]
.中国社会科学,2005(1):109-122.
被引量:120
4
刘学在.
略论民事诉讼中的诉讼系属[J]
.法学评论,2002,20(6):91-97.
被引量:28
5
李龙.
民事诉讼诉的合并问题探讨[J]
.现代法学,2005,27(2):78-84.
被引量:33
6
王娣,钦骏.
民事诉讼标的理论的再构筑[J]
.政法论坛,2005,23(2):176-183.
被引量:18
7
赵钢.
论法官对诉讼请求变更事项的告知义务——以《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35条为分析基础[J]
.法商研究,2005,22(6):112-116.
被引量:8
8
田平安,马登科.
举证时限制度的冷思考[J]
.河北法学,2006,24(2):21-28.
被引量:13
9
段厚省,郭宗才.
论我国检察机关提起公益民事诉讼[J]
.法学,2006(1):146-149.
被引量:15
10
杨秀清.
解读民事诉讼中的诚实信用原则[J]
.河北法学,2006,24(3):10-17.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5
1
陈桂明,侍东波.
试论民事诉讼法学的进路——以2006年研究成果为对象的总结与分析[J]
.中国法学,2007(2):159-171.
被引量:6
2
吴英姿.
诉讼标的理论“内卷化”批判[J]
.中国法学,2011(2):177-190.
被引量:63
3
柯阳友.
也论民事诉讼中的禁止重复起诉[J]
.法学评论,2013,31(5):139-147.
被引量:20
4
袁梓旋.
论我国禁止重复起诉识别标准的细化研究[J]
.武警学院学报,2018,34(5):56-61.
被引量:1
5
赵志超.
论我国诉的客观合并之制度化障碍及其克服[J]
.政治与法律,2019,0(12):25-34.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93
1
陈界融.
由诉讼标的理论看《民法典》第186条规范[J]
.中财法律评论,2021(1):3-34.
被引量:1
2
夏志毅.
迈向自创生的民事诉讼——一个法律、社会与科技的交叉研究[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4):191-208.
被引量:3
3
欧阳陈宇.
我国民事诉讼既判力遮断效的制度构造[J]
.贸大法律评论,2021(1):130-144.
4
王德新.
《民法典》中请求权竞合条款实施研究[J]
.法学杂志,2021(5):43-55.
被引量:12
5
宋春龙.
论民事共同诉讼的识别进路[J]
.法律方法,2021,27(4):277-288.
被引量:1
6
袁中华,成卓.
诉讼标的视角下一般保证纠纷之诉讼形态分析[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3(2):1-18.
7
陈姿君.
行政诉讼重复起诉的识别[J]
.公法研究,2021(1):87-147.
被引量:1
8
陶长玲.
论代位执行制度[J]
.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6):54-56.
9
徐清宇,刘仁海.
打破自我封闭:诉讼程序改革与完善的紧要课题[J]
.法律适用,2010(11):72-75.
被引量:1
10
徐昀.
“调判结合”的困境——以民事审判结构理论为分析框架[J]
.开放时代,2009(6):98-115.
被引量:14
1
占善刚,熊洋.
关于二审程序中诉之追加问题的思考[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2):124-127.
被引量:3
2
张永.
诚信原则与交易安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27):385-385.
3
梅奕敏.
股东与公司债权人利益之衡平保护[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6):64-66.
被引量:1
4
张成松,时杨,黄玉梅.
论国企改制中企业社会责任与自身利益之衡平[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6(7):22-25.
被引量:1
5
杨炼.
论财税立法民主化的特别条件与完善措施[J]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4):18-21.
6
徐久生.
我国保安处分立法的基本构想[J]
.中国监狱学刊,2008,23(4):38-44.
被引量:1
7
徐久生.
德语国家的保安处分制度——理论、法律规定及实践[J]
.中国监狱学刊,2007,22(4):37-44.
被引量:9
8
姜涛.
追寻定性与定量的结合——《唐律》立法技术的一个侧面[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0(1):125-136.
被引量:4
9
江必新.
论行政案件的受理标准[J]
.法学,2009(6):3-9.
被引量:9
10
彭超.
免予公开的政府信息范围探析[J]
.学术交流,2012(11):79-82.
被引量:1
法学评论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