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高含水期水淹层细分解释研究 被引量:2

Research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Water-flooded Zone Subdivision at High Water-cut Stage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开发历史较长的油田大部分已进入高含水时期,面临着以水带油、水中找油的艰巨任务,现行五级水淹层解释标准很难满足生产的需要.水驱模拟实验表明,当注入水与地层水矿化度相对大小发生变化时,电阻率随饱和度变化的曲线有不对称U型、∽型和单调下降型三种.油层水淹程度主要受砂体厚度、物性、砂体韵律性、砂体内部泥质条带(即储层非均质性)以及油田注水开发时间长短的影响,砂体越厚、物性越好、孔隙结构指数越高、隔(夹)层越不发育、注水时间越长,水淹程度相对越高.长期的注水开发使储层岩性、物性、孔隙结构、润湿性、地层水矿化度、温度和压力等参数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油层水淹情况极其复杂.本文从水淹机理出发,在水淹层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将Ⅰ级强水淹层划分为3级潜力区,并建立了岩性、孔隙结构、电性及产水率的细分解释标准.新标准成功的应用表明,该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出处 《国外测井技术》 2006年第1期33-35,38,共4页 World Well Logging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同被引文献10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