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28
-
1何成刚.社会课程改革,能否一路走好?[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7):33-34. 被引量:4
-
2曹文君.试论《历史与社会》中历史的地位及教学处理[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1(2):22-26. 被引量:2
-
3恽昭世,王洁.普通高中综合课程的开发与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1999,19(4):8-14. 被引量:10
-
4黄甫全.国外课程整合的发展走势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1997(3):39-42. 被引量:74
-
5徐蓝.从“西欧中心史观”到“文明形态史观”和“全球史观”20世纪世界历史的理论、方法与编纂实践[J].历史研究,2004(4):24-27. 被引量:2
-
6李晓风.关于中学社会课程的几点看法[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8):17-18. 被引量:1
-
7阳光宁.综合文科课程与历史教育:若干问题研究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19(6):104-108. 被引量:3
-
8孔云.对社会课程中地理与历史整合的思考[J].上海教育科研,2006(7):85-86. 被引量:1
-
9宋心琦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被引量:12
-
10宋心琦.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选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64-6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5
-
1王世光.“文明史写法”与中学历史教科书改革[J].教育学报,2009,5(2):79-86. 被引量:2
-
2王传艳.课程整合现实问题与可能路径[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11):96-99. 被引量:2
-
3曾昭成.“醛”的“四环六动”模式教学设计[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0(14):36-39.
-
4陈文莉,项生昌,郑柳萍.不同阶段化学教材中电化学内容的衔接性分析[J].化学教与学,2021(11):72-76.
-
5刘龙珍,殷新.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课程整合的现实困境及破解路径[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37(11):6-9.
-
1梁俊,康玉唐.高校课程综合化改革存在问题探析[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6(2):99-100. 被引量:3
-
2杨波.论自主学习与创造性人格的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05(6):159-161. 被引量:2
-
3吴丽荣.护理专业课程综合化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0):70-71. 被引量:1
-
4余雪莲.从"学科型"到"跨学科型"师资的培养——中国教师教育对基础教育课程综合化改革的应对[J].嘉应大学学报,2003,21(1):78-82. 被引量:2
-
5何国辉.对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化改革的探讨[J].科教导刊,2011(25):158-158. 被引量:1
-
6熊秀芳.构建模式 优化体系 整合课程 形成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19(25):20-21. 被引量:1
-
7熊秀芳,徐义华,方宽.试行学分制下的课程综合化构想与实践[J].中国轻工教育,2001,4(4):35-38. 被引量:1
-
8任星星,张正义.美国整体知识观视野下的大学课程改革及启示[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3):108-110.
-
9冯一梅,尹翠娥,张曦.我院临床课程综合化改革教学的体会与建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1):62-63.
-
10李婷.文化间性翻译理念对文化交际与发展的重要意义[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29(15):47-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