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明末历局与西学东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明末历局的开设及其组织编译《崇祯历书》和引进西方天文仪器,使中国的天文学走上了与世界天文学共同发展的道路。西方传教士也借进入历局参与修历的机会,得以深入宫廷传教,并使明末天主教在华传播事业在“南京教案”之后重新振兴。
作者
宋军令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天府新论》
2006年第3期113-116,共4页
New Horizons from Tianfu
关键词
明末
传教士
历法
历局
天主教
天文学
分类号
K248.3 [历史地理—历史学]
P1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1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7
1
梁启超著..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M].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1:347.
2
[明]张廷玉,等,明史:卷三十一[M].历一.
被引量:1
3
[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335,319,319,374—375,344,344,343,427—428,374,336,341—342,394—395.
被引量:1
4
[明]张廷玉,等.明史:卷二十五[M].天文一.
被引量:1
5
[法]费赖之.在华耶稣会士列传及书目(上)[Z].冯承钧译.北京:中华书局,1995.32,170—171.
被引量:1
6
朱维铮主编..利玛窦中文著译集[M],2001:913.
7
徐光启.简平仪说序[A].[明]徐光启撰,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上册)卷二,序跋[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74.
被引量:2
8
姚立澄.
关于《天问略》作者来华年代及其成书背景的若干讨论[J]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24(2):156-164.
被引量:7
9
[明]张廷玉,等.明史:卷三二六[M].意大利亚传.
被引量:1
10
方豪..中国天主教史人物传 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8:320.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陈占山.葡籍耶稣会士阳玛诺在华事迹述考.文化杂志(中文版),1999,(38):96-96.
被引量:1
2
石云里.天问略提要[A]..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天文卷[Z]:第8册[C].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6.339.
被引量:1
3
王萍.西方历算学之输入[A]..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专刊[C]:第17辑[C].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6.35.
被引量:2
4
.中国科技史词典[Z].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809.
被引量:1
5
Pfister L. Notices Biographiques et Bibliographiques sur Les Jésuites de L'ancienne Misson de Chine [M]. Shang-Hai: Imprimerie de la Mission Catholique Orphelinat de T'ou-sè-we, 1932.
被引量:1
6
荒木见梧 冈田武彦.(明)吴尔成会审王丰肃等犯一案并移咨[A].荒木见梧,冈田武彦.近世汉籍丛刊四编元明佛教篇(宋·明思想全集)[M]:第14册[C].东京:中文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7
.明史历志[A]..历代天文律历等志汇编[Z]:第10册[C].北京:中华书局,1976.3538.
被引量:1
8
.明神宗实录[M]:第62册[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被引量:1
9
.增订徐文定公集[C]:卷首下[M].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藏书楼,1933.16-17.
被引量:1
10
(明)李之藻.天学初函[A].吴相湘.中国史学丛书[Z].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86..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7
1
龙群.
来华传教士乡村经济活动研究(1840—1949)——以长阳担子山堂口为个案[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7(12):34-38.
2
汤开建.
明清之际中国天主教会传教经费之来源[J]
.世界宗教研究,2001(4):73-87.
被引量:15
3
宋军令.
明末历局与西学东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4):121-124.
4
陈义海.
从当代翻译理论看唐代景教的译经模式[J]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4):167-170.
被引量:1
5
施威.
晚明科学思想及其历史意义——以徐光启为例[J]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23(5):79-83.
被引量:3
6
龙群,张议丹.
来华传教士乡村经济活动研究(1840-1949)——以长阳担子山堂口为个案[J]
.重庆社会科学,2007(6):83-86.
7
黄玉军.
明清之际西方传教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8(1):62-64.
被引量:1
8
王巨新.
明末至清前期天主教在山东的传播[J]
.理论学刊,2009(8):107-110.
被引量:2
9
刘振宁.
唐代景教“格义”论发凡——兼论“格义”之利弊[J]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7(4):132-139.
10
孙彩霞.
明末清初天主教传华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中州大学学报,2014,31(2):88-96.
同被引文献
10
1
刘钝.
从徐光启到李善兰——以《几何原本》之完璧透视明清文化[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9,11(3):55-63.
被引量:15
2
王冰.
明清时期(161O-19lO)物理学译著书目考[J]
.中国科技史杂志,1986,21(5):3-20.
被引量:24
3
王庆余.
论徐光启引进西方科技中几个问题[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2):92-96.
被引量:2
4
武际可.
《远西奇器图说》——一部伟大的科学启蒙著作——力学史杂谈之十七[J]
.力学与实践,2004,26(5):90-93.
被引量:3
5
李雪梅,张郁.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J]
.理论导刊,2006(6):74-76.
被引量:3
6
徐光启(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被引量:1
7
黎难秋.中国科技翻译史料[M].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被引量:1
8
刘素莉.徐光启终身未学西语的原因探析[A].第三届全国科技哲学暨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文集,2010.
被引量:1
9
邵燕楠,黄燕宁.
学情分析:教学研究的重要生长点[J]
.中国教育学刊,2013(2):60-63.
被引量:127
10
马文杰,鲍建生.
“学情分析”:功能、内容和方法[J]
.教育科学研究,2013(9):52-57.
被引量:112
引证文献
2
1
陈雅楠,何三宁.
徐光启翻译活动的局限性及其原因[J]
.兰台世界(下旬),2015,0(1):72-73.
2
张伟伟,张俊婷.
西学东渐中力学在中国传播的教学启示[J]
.力学与实践,2018,40(4):453-457.
1
宋军令.
明末历局与西学东渐[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6(4):121-124.
2
郭玉海.
甲申年在京的西洋人汤若望[J]
.紫禁城,2004,0(6):70-74.
3
吴伯娅.
顺治帝与汤若望[J]
.紫禁城,2012(1):50-57.
4
周志斌.
晚明“南京教案”探因[J]
.学海,2004(2):102-106.
被引量:3
5
公元前4世纪提及太阳黑子[J]
.科学画报,1992(1):40-41.
6
张祺,董杰,宋芝业.
明末清初中国学者对西方蒙气差的理解与传播[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14,43(3):379-383.
被引量:1
7
谭树林,张伊玲.
晚明南京教案起因再探——以西方殖民活动为视角[J]
.江苏社会科学,2011(5):209-214.
被引量:2
8
荆世杰,周其厚.
民国两大书局的古籍出版之争[J]
.广西社会科学,2007(4):95-98.
被引量:5
9
黄洁玲.
火山的国度[J]
.魅力中国(时文博览),2013(10):65-65.
10
杲罡.
月份与新年[J]
.农家女,2008(1):38-38.
天府新论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