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科技资讯》
2006年第6期38-39,共2页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同被引文献26
-
1陈友源.如何加强甲方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J].科技资讯,2008,6(8). 被引量:9
-
2王举才.争创一批无质量通病的住宅工程[J].工程质量,1994,15(6):17-18. 被引量:1
-
3沙金.建筑工程中甲方代表的职责和作用[J].陕西建筑,2005(6):39-40. 被引量:19
-
4朱萌.充分发挥建设单位监理作用 确保建筑工程质量[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1996(3):92-95. 被引量:1
-
5王果.如何发挥建筑工程施工中甲方代表的职能作用[J].中华建设,2007(5):71-72. 被引量:4
-
6刘伊生主编,全国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教材编审委员会.工程造价管理基础理论与相关法规[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被引量:1
-
7杨国立.业主对施工全过程造价动态控制的探讨[J].煤炭工程,2008,40(3):115-117. 被引量:2
-
8张虹蕾.试论工程建设单位对监理的管理[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8(8):108-108. 被引量:1
-
9刘伟国.建设项目施工阶段造价的控制[J].山东化工,2008,37(8):42-43. 被引量:3
-
10任永贵.浅谈甲方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中的作用[J].河北水利,2008(11):24-24. 被引量:5
引证文献6
-
1李书丽.浅谈如何当好高校基建现场代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7):153-154. 被引量:1
-
2卢剑华.浅谈建设单位与监理合作进行工程质量控制[J].科技信息,2011(20). 被引量:4
-
3翁启红.医院建筑工程中如何做好甲方代表[J].华夏医学,2013,26(1):174-176. 被引量:1
-
4张延昕,张衍志.甲方代表在现场的工作重点研究[J].科技风,2013(11):164-164. 被引量:2
-
5王立军.甲方对土建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管理浅析[J].建材与装饰,2016,12(35):137-138. 被引量:4
-
6马霖.项目施工过程中甲方代表参与行为的不确定性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6,0(2X):256-256.
二级引证文献12
-
1覃正东.城建投资公司对工程质量的监管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3(3):69-71. 被引量:1
-
2张志华.试论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的控制措施[J].企业导报,2013(8):54-55. 被引量:1
-
3陈国平.医院建筑工程中几个重要环节的质量管理探讨[J].低碳世界,2015,0(7):224-225.
-
4陈冬磊.建筑施工项目甲方代表的管理职能研究[J].城市建筑,2014,0(29):109-109. 被引量:2
-
5郝学龙.浅谈监理单位如何做好建设材料质量控制[J].山东煤炭科技,2015,33(9):198-200.
-
6王森.浅析土建施工质量控制技术要点[J].江西建材,2016(20):109-109. 被引量:4
-
7苏建业.甲方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及控制中的作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7,0(11):148-148.
-
8谭璐明.浅析轨道交通项目管理中甲方代表应具备的能力[J].北方建筑,2018,3(2):81-84.
-
9李彬.建筑工程甲方的质量与进度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7,0(5):108-109. 被引量:1
-
10张丹.土建工程建设中的甲方现场管理研究[J].门窗,2020(10):27-28. 被引量:1
-
1陈美荣.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5,35(2):227-227.
-
2乔为民.对电力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对策的思考[J].中华民居(学术刊),2010(11):202-202. 被引量:1
-
3胡郁乐,杜锋,等.非开挖技术中值得商榷的若干问题[J].非开挖技术,2002(2):17-18.
-
4卢文胜,汪天舒.CBD:郑州之梦?[J].中州建设,2002(2):19-20.
-
5石忆邵.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几点讨论[J].规划师,1999,15(4):114-116. 被引量:18
-
6傅克勤,李小传,王锋.园林规划设计之外的思考[J].中国园林,2007,23(5):33-35.
-
7红了,李乾朗.透视古建筑的巨匠神工[J].中国国家旅游,2015,0(5):40-44.
-
8陈健.书面致辞[J].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总承包,2009(4):1-1.
-
9刘旒,刘健,王敬康,陈坚辉.台州学院椒江校区图书信息中心工程的绿色施工技术[J].建筑施工,2015,37(1):86-87.
-
10翟波,马琳.欧洲社会住房发展历史(三)[J].中国建设信息,2008(21):40-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