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和谐社会建设:宏观逻辑与微观机制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和谐社会的概念已经提出了一年多的时间,但落实的情况并不乐观。对和谐社会这一理念的理解存在着种种偏误。和谐社会的建设亟需协调利益关系和转换发展模式。和谐社会的建立亟待处理好宏观逻辑向微观机制的转化。
作者
孙立平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出处
《探索与争鸣》
2006年第3期2-4,共3页
Exploration and Free Views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宏观逻辑
微观机制
分类号
D6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77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45
参考文献
4
1
发改委宏观院:出口增长很快将发生转折.中国经济信息网,2005.9.2
被引量:1
2
权威分析:消费正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海证券报,2004.12.7
被引量:1
3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中国宏观经济信息,2004.
被引量:1
4
当前进一步扩大我国居民消费的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05,6:9-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77
1
游正林.
制造认同的又一种模式 G公司协调劳资关系的基本经验[J]
.社会,2009,29(1):173-196.
被引量:11
2
王雅林.
社会转型理论的再构与创新发展[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1):44-49.
被引量:20
3
郑杭生.
中国社会学百年轨迹[J]
.东南学术,1999(5):87-96.
被引量:32
4
孟天广.
转型期的中国政治信任:实证测量与全貌概览[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53(2):1-10.
被引量:82
5
后梦婷,翟学伟.
城市居民政治信任的形成机制——基于五城市的抽样调查分析[J]
.社会科学研究,2014(1):112-118.
被引量:21
6
陆学艺.
21世纪中国的社会结构——关于中国的社会结构转型[J]
.社会学研究,1995(2):3-11.
被引量:53
7
李培林.
社会结构转型理论研究[J]
.哲学动态,1995(2):41-45.
被引量:27
8
陈迪平.
对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反思[J]
.湖南社会科学,2004(4):62-64.
被引量:9
9
朱光磊,张志红.
“职责同构”批判[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2(1):101-112.
被引量:742
10
孙立平.
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J]
.社会学研究,2005(1):1-24.
被引量:222
引证文献
11
1
李利霞,赵经.
促进社会公正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关键[J]
.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6(11):54-56.
2
王尚银.
中国社会结构理论研究概要[J]
.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27(6):56-64.
被引量:2
3
叶祥松.
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综述[J]
.改革与战略,2008,24(4):156-159.
4
徐兆勇,戴昀.
城市管理中的合作博弈研究——城管部门与无证商贩之间的冲突解决[J]
.城市发展研究,2010,17(9).
被引量:10
5
倪俊.
基于人本理念的城管暴力执法防治[J]
.科技创业月刊,2012,25(4):72-73.
6
闫丽杰.
探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合理重建——从唯物史观、结构功能主义与社会批判理论看[J]
.前沿,2012(13):46-50.
7
孟泉.
寻找传统——马克思主义劳动关系经典理论述评及启示[J]
.东岳论丛,2013,34(3):37-44.
被引量:2
8
上官酒瑞.
级差政治信任的形成机理、风险及改革思路——基于压力型体制的一种分析[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19(5):53-60.
被引量:17
9
陈安繁,张慧,方爱华.
政治效能感、媒介使用和利益抗争方式——基于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的研究[J]
.新闻界,2015(22):37-45.
被引量:10
10
秦志华,王冬冬,林莹.
中央企业职务发明产权重组的制度创新合法性研究[J]
.管理学报,2018,15(10):1028-103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上官酒瑞,万志彬.
转型社会中政府信任“悖论”的理论透视——一种结构性的解释框架[J]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21,22(2):46-54.
被引量:9
2
李萍丽.
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当代价值体系的重构[J]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2-3.
3
李萍丽.
论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当代价值体系的重构[J]
.前沿,2009(12):3-5.
4
梁辉,叶波,喻一帆,胡斌.
城市“黑车”治理的博弈分析——基于武汉高校周边“黑车”的调查分析[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10(1):59-64.
被引量:7
5
倪俊.
基于人本理念的城管暴力执法防治[J]
.科技创业月刊,2012,25(4):72-73.
6
柴鹏.
底层生存与城市社会管理:困境、成因及破解——S市小三轮车治理实践[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2,10(2):87-89.
被引量:1
7
房立洲.
理性作为:城市管理伦理困境的制度纾解——关于消解“城管妖魔化”的杭州实证研究[J]
.现代城市研究,2012,27(9):99-104.
8
崔占峰.
我国现代城市流动商贩的发展与治理研究——基于商贩演化的经济社会学视角[J]
.商业经济与管理,2014(6):5-13.
被引量:7
9
袁迎春.
民众非制度化利益表达意识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9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信访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2018,0(6):112-128.
被引量:1
10
黄耿志,薛德升.
非正规经济的正规化:广州城市摊贩空间治理模式与效应[J]
.城市发展研究,2015,22(3):51-57.
被引量:35
1
高岸起.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认识的主体性的微观机制的思想[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7(1):5-9.
2
宋惠芳.
论皮亚杰认识建构理论的合理性[J]
.齐鲁学刊,1999(5):116-118.
被引量:3
3
何中华.
认识的本质之我见[J]
.哲学研究,1987(3):26-31.
4
高岸起.
论人的素质与实践的主体性[J]
.党政干部学刊,2012(2):7-9.
5
董芳芳.
“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及其思想限制[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2(2):1-5.
6
隋保禄.
从人与世界的关系看和谐社会的构建[J]
.枣庄学院学报,2008,25(6):57-60.
7
维之.
变化与时间[J]
.重庆社会科学,2007(6):33-37.
8
杨礼银,朱松峰.
30年来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研究[J]
.学术论坛,2008,31(10):31-34.
被引量:5
9
董谊思.
现代认识论研讨会概述[J]
.哲学动态,1989(3):1-5.
10
钟华.
法治与德治互动之社会机制引论[J]
.伦理学研究,2003(2):63-66.
被引量:2
探索与争鸣
200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