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在校青少年的犯罪原因与校方对策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校青少年犯罪是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本文从社会、家庭、学校和在校青少年自身考察在校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从教育、预警和应急三个环节探讨了预防在校青少年犯罪的校方对策。
作者
马荣春
机构地区
南昌大学法学院
出处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6年第2期25-30,共6页
Issues on Juvenile Crimes and Delinquency
基金
江西省2005年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成果
关键词
青少年
犯罪原因
学校
分类号
D669.5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3
1
陈欣欣.
澳门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未来趋势及其控制对策[J]
.当代青年研究,1999(2):46-51.
被引量:8
2
康树华,张小虎主编..犯罪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553.
3
(意)菲 利著,郭建安.实证派犯罪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7
1
吴军民.
澳门边缘青少年偏差行为及其教育干预[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21(5):19-25.
被引量:8
2
吴军民.
澳门边缘青少年教育干预初探[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4):26-29.
被引量:3
3
白世平,魏建,金朝.
检察机关参与青少年教育保护工作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33):279-281.
被引量:1
4
赵若辉.
澳门青少年犯罪的状况及特点[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6):63-65.
被引量:2
5
李莎莎,姚兵.
中小学幼儿园治安防控措施探讨[J]
.法治研究,2011(12):90-94.
被引量:1
6
姚兵.
论少年帮伙犯罪的社会预防[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24(6):108-115.
7
胡杰容.
司法社会工作介入违法青少年教育监管研究——基于我国澳门特区的实践与经验[J]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66-7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4
1
江宪法.
上海社区青少年工作与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建设[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1):27-29.
被引量:7
2
陈永峰.
公安机关应对校园安全危机的角色定位[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7(2):30-33.
被引量:9
3
齐依南,刘娟.
试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7(15):187-188.
被引量:5
4
吕斌.《如何遏制校园安全事故发生》,载《人民日报》2013年6月19日第18版.
被引量:1
5
梁捷.《莫纪宏(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保障校园安全应纳入大学章程》,载《光明日报》2011年4月18日第2版.
被引量:1
6
蔡继乐、施剑松.《筑牢大学校园安全“防护墙”--北京高校平安校园创建纪实》,《中国教育报》2013年5月17日第1版.
被引量:1
7
周向红,丁陶.
美国校园警察体制及对我国的启示[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6):63-67.
被引量:17
8
李金德.
青少年犯罪若干问题研究[J]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4):138-140.
被引量:2
9
夏伯平,李梦莎,周美祥,刘智斌,黄晞建.
上海市青少年犯罪问题调查与对策研究[J]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10,19(3):421-426.
被引量:9
10
陆士桢.
世界各国、各地区校园安全建设经验借鉴[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0,29(4):13-14.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3
1
朱海,罗永忠.
学校教育视域下青少年犯罪的预防[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2(5):38-39.
被引量:3
2
朱伯玉,范晶晶.
主题研讨:法治校园[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3(5):4-8.
被引量:25
3
莫秀庄.
与网络有关的青少年犯罪问题的法律控制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33):291-29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朱海.
中学生冲动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3(12):85-87.
被引量:5
2
吴亮.
美国校园骚扰事件的法律防治策略及其借鉴[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4(5):98-103.
被引量:2
3
李成涛,周明星.
网络视域下青少年犯罪的相关探析[J]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25(1):11-13.
4
商蕾.
大学生安全隐患因素构成分析[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5,17(2):114-117.
被引量:2
5
陈燚.
关于加强高校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之探讨[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34-135.
6
王智军.
安全治理理念下高校校园安全的协同供给[J]
.江苏高教,2016(6):71-74.
被引量:15
7
赵列,陆卫群.
西部高校校园安全现状及对策[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7,36(1):163-165.
被引量:3
8
刘鹏,丁乐.
高校基层工会在维护校园安全中的作用与影响[J]
.高校后勤研究,2017(2):74-76.
被引量:1
9
徐濯潇.
浅谈高校校园安全风险与防范管理[J]
.学周刊,2017(30):189-190.
被引量:5
10
何树彬.
美国校园霸凌的有效治理论析[J]
.青少年犯罪问题,2017(6):84-91.
被引量:5
1
王海,华南.
在校青少年为何频频跳楼?[J]
.中华儿女,2013(23):85-87.
2
吴承红,海洋.
江苏省在校青少年形式逻辑推理发展的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1):94-98.
3
阴国恩,沈德立.
天津市在校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研究[J]
.天津师大学报,1985,5(2):12-17.
被引量:2
4
黄海平.
“隐蔽”青少年如何“现身”[J]
.中国社会工作,2016,0(21):52-52.
5
李怀美.
在校青少年理想和学习动机的研究[J]
.天津师院学报,1982,2(4):43-46.
6
秋实玫.
扬州师院学报1985年1—4期总目录[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4):153-156.
被引量:1
7
陈家麟,洪良华.
江苏省在校青少年形式逻辑基本规律掌握的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3):120-123.
8
武珍,傅安球.
中学生辩证思维发展的研究[J]
.青年研究,1985(11):36-42.
9
季永庆,邰启扬.
江苏省在校青少年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的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6(2):130-134.
10
黄煜烽,洪良华.
江苏省在校青少年思维发展的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4):89-95.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