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被引文献20
-
1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课题组.提高我国能源技术水平的战略设想[J].宏观经济研究,2004(7):20-23. 被引量:4
-
2蒋金荷.提高能源效率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21(10):16-23. 被引量:130
-
3宣能啸.我国能效问题分析[J].节能,2004,23(10):3-7. 被引量:22
-
4任玉珑,黄清辉.能源效率与电力需求侧管理[J].生态经济,2005,21(2):104-107. 被引量:5
-
5卢苇.能源效率标准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J].能源研究与利用,2005(2):4-7. 被引量:2
-
6郎一环,沈镭.我国能源节约战略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2):105-109. 被引量:23
-
7朱成章.能源效率及其计算[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6,8(3):63-64. 被引量:6
-
8齐志新,陈文颖.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18(6):8-16. 被引量:176
-
9周大地.如何打破高能耗增长困局[J].中国经济周刊,2006(30):32-33. 被引量:5
-
10吴巧生,成金华.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6(10):34-40. 被引量:136
二级引证文献7
-
1王腊芳,段文静,赖明勇,刘丽洁.中国制造业节能潜力的区域及行业差异[J].地理研究,2015,34(1):109-121. 被引量:11
-
2刘喜娟.甘肃省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协整关系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9(22):110-111. 被引量:2
-
3曾胜,黄登仕.中国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能源效率——基于1980~2007年的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26(8):17-28. 被引量:56
-
4孙海,王元地,许正权.我国制造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化的因素分解——基于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视角[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26(20):62-65. 被引量:15
-
5刘金利,薛勇.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我国体育用品出口的影响因素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32(6):28-33. 被引量:10
-
6丁宁,杨建新.中国化石能源生命周期清单分析[J].中国环境科学,2015,35(5):1592-1600. 被引量:41
-
7赵雨丝.利润下降和不良贷款上升倒逼银行结构性改革[J].时代金融,2018(36):81-82. 被引量:1
-
1六、能源效率与节能[J].能源政策研究,2004(6):49-51.
-
2孙守渊,王艳丽.提高抽油机井系统效率配套节能技术的效果分析[J].节能技术,2012,30(5):474-477. 被引量:4
-
3李国良.浅析绿色能源在暖通空调中的应用形式[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30(7):69-69.
-
4欧伟强.燃料电池发电[J].广东科技,2005,14(9):23-23.
-
5宣能啸.我国能效问题分析[J].节能,2004,23(10):3-7. 被引量:22
-
6刘晓光,吕新才,李孝胜.渤海油田稠油井优快测试技术[J].油气井测试,1999,8(1):31-33. 被引量:4
-
7徐志强.中国能源效率与节能[J].山西能源与节能,2001(3):3-5. 被引量:2
-
8管显兰.工业锅炉热效率与节能潜力[J].应用能源技术,2006(4):23-25. 被引量:8
-
9土耳其石化集团Petkim公司着手在土耳其扩大乙烯装置[J].石油化工,2015,44(2):268-268.
-
10黄河,汪彤彤.新产品[J].太阳能,2007(3):5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