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对我国人大代表候选人产生方式的思考 被引量:1

Considerations of How the Candidates of People's Congress are Elected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我国人大代表候选人产生方式改革有利于各利益主体政治参与热情和要求的表达,提高了选举的民主程度,确有进步之处,但仍然存在侯选人民意基础差、选举效率低、难以避免暗箱操作等不足。我国人大代表候选人产生方式完善之路在于适当提高候选人的提名条件;彻底取消讨论、协商和预选,直接通过投票产生人大代表;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遴选优秀人才成为候选人,增强组织提名候选人的竞争力,确保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
作者 郭爱红
机构地区 太原师范学院
出处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3期74-77,共4页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Universities in Shanxi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13

  • 1程刚.蔡定剑:选举法修改范围力度偏小仍有修改空间[J/OL].中国新闻网,2004-10-29. 被引量:1
  • 2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被引量:301
  • 3孙立平.社会分化与利益表达[J/OL].http://www.eobserver.com.cn 2003-03-17. 被引量:1
  • 4刘华安.改革进程中的利益分化与整合[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2):11-14. 被引量:11
  • 5邹树彬.选举法修改四个变化反映选举政治发展动向[N].南方都市报,2004-10-31. 被引量:1
  • 6王怡.从"确认型选举"向"竞争型选举"迈进[J/OL].中国选举与治理网,2003-06-24. 被引量:1
  • 7陈刚.法治社会与人情社会[J].社会科学,2002(11):53-57. 被引量:34
  • 8许志永:我为什么竞选人大代表,TOM访谈[J/OL].http://news.tom.com 2003-12-17. 被引量:1
  • 9焦亚尼.法国议员选举制度[J/OL].http://www.chinaelections.org. 被引量:1
  • 10毛泽东.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方针[A].毛泽东在七大的报告和讲话集[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177.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4

  • 1诺.,道C,胡家勇.历时经济绩效[J].经济译文,1994(6):1-7. 被引量:42
  • 2[2]帕累托.政治经济学教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被引量:2
  • 3[4][美]西蒙·马丁·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张绍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 4参见[美]明恩溥著、匡雁鹏译《中国人的特性》,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9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343

同被引文献4

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