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山区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的互动与制衡
被引量:4
出处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3X期187-187,共1页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05C688)部分成果
同被引文献89
-
1刘晖.“摩梭人文化保护区”质疑——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旅游学刊,2001,16(5):27-30. 被引量:60
-
2窦开龙.神圣帷幕的跌落:民族旅游与民族宗教文化的世俗化变迁——以甘南拉卜楞为个案[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1(6):102-105. 被引量:9
-
3李军,王昊英,蒋天天.民族村寨现代经济转型的研究——以安中村纳西族区域为例[J].思想战线,2011,37(S1):46-48. 被引量:2
-
4郭绍礼,张天曾.中国山地分区及其开发方向的初步意见[J].自然资源学报,1986,1(1):28-40. 被引量:9
-
5黄河.析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保护的误区[J].探索,2004(3):114-116. 被引量:8
-
6杨昌儒,潘梦澜.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5-9. 被引量:34
-
7尹华光.武陵山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机制研究[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65-66. 被引量:1
-
8黄萍,王元珑.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6(8):177-180. 被引量:30
-
9刘伦文.社会变迁中的土家语命运[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2(4):64-73. 被引量:6
-
10何作庆.旅游开发中元阳县箐口哈尼村社会阶层结构变迁研究报告[J].红河学院学报,2005,3(5):6-11. 被引量:3
引证文献4
-
1张仁军.对于贫困山区发展旅游的思考[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13(1):92-94.
-
2蔡溢,杨洋,乔桂萍.近年来国内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社会变迁研究评述[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28(5):65-70. 被引量:2
-
3毕传辰,陈亚颦,杨薇.大理“樱花屋”酒吧中游客涉入对民族文化选择的影响探究[J].普洱学院学报,2013,29(2):46-50. 被引量:1
-
4杨杰,梁彦莹,明庆忠.关于山区旅游驱动机制的研究及其前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3,36(5):43-49.
-
1陈泉.试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J].艺术科技,2016,29(4):322-322. 被引量:1
-
2王建新,张林红,胡海峰,任海昕.包头:以崭新理念抒写鹿城社会文化活动新局面[J].内蒙古宣传思想文化工作,2010(4):24-26.
-
3京津冀“抱团”加速发展[J].工程机械文摘,2015(1):2-2.
-
4蔚林巍,孙健.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项目管理[J].经济论坛,2004(3):71-72. 被引量:3
-
5王玉璋.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居民收入差距[J].网络财富,2010(14):78-79. 被引量:1
-
6王超.我国中西部地区软环境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0,24(5):22-25. 被引量:1
-
7杨爱群,浦英茜.第二讲 努力创造吸引外资的投资环境[J].经济管理,1987,13(4):76-78.
-
8幸福有多远[J].福建质量管理,2011(3):4-4.
-
9白玛益西甲措.论开放观念[J].渝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14(4):42-48. 被引量:1
-
10李欣广.第二次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主题——开放新观念[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3(5):19-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