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先秦儒道进退之辨看其人文精神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是儒道并举,这两家以其进退之精神互相对立、衬托,共同支撑华夏五千年之灿烂文化。文章在吸收学术界成果的基础上,从先秦儒家、道家不同的人生态度出发,论证了无论是积极进取的儒家还是无为不争的道家都含有本质上一致的人文精神的观点。
作者
陈林耿
吴惠红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第2期22-25,共4页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先秦道家
进退之辨
人文精神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曹金祥.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J]
.理论月刊,2003(12):61-63.
被引量:16
2
冯合国.
儒道互补:进退之辨及其影响[J]
.理论月刊,2003(11):45-46.
被引量:2
3
冯友兰著,赵复三译..中国哲学简史 插图珍藏本[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302.
4
[(春秋)老子著],陈鼓应注.老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03.
被引量:1
5
钱穆著..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长沙:岳麓书社,1986:285.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周易正义[A]..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0..
被引量:9
2
董仲舒.春秋繁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被引量:2
3
尚书正义[A].十三经注疏[O].北京:中华书局,1980.
被引量:4
4
[3]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
被引量:1
5
国际易学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1).
被引量:1
6
程颐.四库全书·伊川易传[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被引量:2
7
苏轼.苏轼诗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1
8
[13]孔颖达.尚书正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被引量:2
9
孝经注疏[A]十三经注疏[C].北京:中华书局,1980.
被引量:3
10
[12]孔颖达著,郑玄注.礼记正义[M].北京:中华书局,1980.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5
1
吕红琳.
论孔子的教育目的及其现实意义[J]
.德州学院学报,2012,28(S1):34-35.
被引量:1
2
吴惠红.
论中国传统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J]
.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5):187-188.
被引量:3
3
吴惠红.
中西人文精神异同探析[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6):31-33.
被引量:4
4
蒋磊.
中原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文化建设刍议[J]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19(3):1-4.
5
周路红,刘润兰.
古医籍书名与古代医学家的人文精神考[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2(2):71-72.
被引量:1
6
王颖.
中国传统宗教的人文精神[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8(4):51-53.
7
胡光志,王福波.
论经济法理念与儒家精神的耦合[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5):72-78.
被引量:5
8
张明健.
解析孔子儒学对中国文化传播媒介的编辑创构[J]
.科技与企业,2013(23):298-298.
9
徐旭开.
儒学人文精神国家向度的价值思考[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6(3):412-414.
10
管舒.
儒家思想视域下的高校人文素质类课程模块化建构——以初等教育专业为例[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5(14):165-166.
1
杨柳.
儒道并举:《韩诗外传》的治国修身思想[J]
.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16(5):40-45.
2
冯合国.
儒道互补:进退之辨及其影响[J]
.理论月刊,2003(11):45-46.
被引量:2
3
吴惠红.
道家的人文精神[J]
.广西社会科学,2005(7):22-24.
被引量:3
4
巫大健.
品读《道德经》哲学思想[J]
.新西部(下旬·理论),2012(6):97-97.
被引量:1
5
林榕杰.
《老子》“无为”“不争”范畴新析——从该书相关范畴关系的角度[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9(5):98-105.
6
向帅.
浅论老子的“抱一”思想[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S2):48-50.
7
李养民.
基于和谐社会下的老子治世思想探析[J]
.学术探索,2012(4):6-9.
8
返朴归真[J]
.学语文,2015(3):75-75.
被引量:1
9
彭庆东.
古人写致仕诗:表达“无为不争”之意[J]
.财会月刊,2014(10).
10
曹印双.
从墓志看唐代处士阶层信仰格局[J]
.宗教学研究,2006(4):211-215.
被引量:4
经济与社会发展
2006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