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当代课程改革中类主体本位的确立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20世纪即将结束之时,我国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众所周知,任何课程建构若不优先考虑价值取向问题,没有哲学价值论的引领,都将陷入盲目和混乱,从而以失败告终。所以,新一轮课程改革需要新的哲学价值论的引导。
作者
张光陆
机构地区
山东经济学院外语系
出处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2-65,共4页
Education Review
关键词
课程改革
主体本位
哲学价值论
当代
20世纪
价值取向
课程建构
分类号
G423.07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81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25
参考文献
5
1
张华著..经验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94.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2页.
被引量:75
3
高清海.
主体呼唤的历史根据和时代内涵[J]
.中国社会科学,1994(4):90-98.
被引量:108
4
[美]小威廉姆·E·多尔撰,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被引量:1
5
See Synder, J., Bolin, F. & Zumwah, K. (1992),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op. cit, pp. 418 -427.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81
1
王乐.
空间视域下场馆教育的重新审视:概念、结构和价值[J]
.南京社会科学,2022(12):155-164.
被引量:3
2
谭安奎.
规范性、主体性与德育价值观的辩正[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14(4):82-86.
被引量:1
3
曹亚芳.
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价值的选择[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1(6):128-130.
被引量:2
4
李永伟.
主体性教育的时代特征[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3(2):5-7.
被引量:1
5
张璐璐,章小兰.
中小学教师德育观念调查研究——以海南4所学校为例[J]
.新教育(海南),2011(2):10-11.
6
赵振利,刘大明.
学生主体性教育研究述评[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22(3):31-33.
被引量:5
7
郝德永,张宝泉,柳海民.
论学生主体及其发展[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81-86.
被引量:5
8
陈梦稀.
论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3(3):58-60.
9
余欣欣,李山.
论学生主体性的培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3(4):35-40.
被引量:3
10
檀传宝.
论学校德育环境的时代构建[J]
.教育科学,1995(4):28-33.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23
1
王占春.
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的建设与发展[J]
.课程.教材.教法,1990,10(11):9-15.
被引量:9
2
钟启泉.
试论素质教育课程设计的教育学模型[J]
.教育研究,1995,16(2):30-36.
被引量:37
3
王华倬.
论新中国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趋势[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9):1229-1231.
被引量:27
4
邓跃宁.
学校体育的生态化与发展对策[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5):89-91.
被引量:37
5
邓星华.
文化多元化与现代体育发展的自主选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3):299-302.
被引量:25
6
朱明武,胡庆山.
体育课程实施中的异变问题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21(5):385-388.
被引量:7
7
单中惠.西方教育思想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2-23.
被引量:1
8
任钟印.西方近代教育论主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1.
被引量:1
9
朗格朗著.周南照,陈树清译.终身教育引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16.
被引量:1
10
布莱恩.巴克斯特著,曾建平译.生态主义导论[M].重庆:重庆出版集团.2007: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3
1
胡汉兴,潘绍伟.
试论生态主义课程观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构与实施[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86-89.
被引量:18
2
胡永红,周登嵩.
体育课程改革的文化动因[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0,27(4):483-486.
被引量:7
3
倪恩兰.
英语教育的合成课程设计模式探析——以小学阶段为例[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3):76-79.
二级引证文献
25
1
唐风云,张松平.
体育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神州印象,2019,0(4):162-163.
2
吕庆祝,刘玲.
体育生态化研究与和谐体育的构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2):84-87.
被引量:6
3
杨潘顺.
构建学生“自主学练”体育教学模式的尝试[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2):92-95.
被引量:1
4
缪志琼.
论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2):99-101.
被引量:9
5
岳慧灵,潘洪建,金玉.
中澳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比较[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3):31-34.
被引量:2
6
潘莉,刘波,李钟香.
体育与非体育教师课外锻炼及亚健康的比较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3):25-27.
被引量:2
7
孙晔,蔡晓波.
试论《大学体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制约国家精品体育课程建设的瓶颈及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90-93.
被引量:7
8
赵学森,刘志民.
我国毛南族传统体育项目—“同顶”健康效应的测试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66-69.
被引量:1
9
李柏.
生态文明视野下体育内涵的再阐释[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2):81-84.
被引量:9
10
曹燕,麻新梅.
中澳中小学体育教育现状比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36(10):85-87.
被引量:5
1
陈树杰.
课程、理念、功能、实施——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几个问题(之二)[J]
.中国科技教育,2006(2):7-9.
2
徐欣然.
浅析当代课程改革[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4,0(36):18-18.
3
戴文君.
校本培训要立足解决教学实际问题[J]
.基础教育参考,2013,4(24):25-26.
4
张惠娟.
教学做合一:转识成智的一种路径[J]
.现代教育论丛,2009(3):7-10.
被引量:1
5
孙凤华.
人教版《思想品德》教科书中的意识形态教育价值取向分析[J]
.复印报刊资料(中学政治及其他学科教与学),2010(2):21-24.
6
莫永华,仇雪梅.
信息时代论教育技术的本质与价值[J]
.现代教育技术,2008,18(10):15-17.
被引量:6
7
值得一看的校长用书[J]
.上海教育,2007(05B):63-64.
8
何军华.
从价值论的角度构建现代教育哲学体系——评王坤庆著《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1(6):79-80.
9
孙景华.
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上)[J]
.小学教育科研论坛,2003,2(1):24-25.
10
钟启泉.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J]
.教育研究,2003,24(5):71-76.
被引量:146
教育评论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