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中外学校体育及对我国中小学课余训练的思考
被引量:4
出处
《体育教学》
2006年第1期47-48,共2页
Teaching of Physical Education
二级参考文献2
-
1J. R. Hughes. Asian Journal . 1998 被引量:1
-
2New zealand.Hillary Commission[]..1998 被引量:1
共引文献16
-
1陆淳.中、日、德三国学校体育的比较[J].体育学刊,2001,8(5):115-117. 被引量:19
-
2刘志勇.论体育课程采用俱乐部式教学的构建模式[J].文学教育(中),2010(8):151-151. 被引量:1
-
3冯海成,王维,宋广民.新时期中外高校体育教育思想发展趋势比较分析[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7(3):76-78. 被引量:6
-
4冯海成,宋广民,王维.构建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教育体系之研究[J].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1):146-149. 被引量:1
-
5李强,梁建平.将体育纳入高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35(6):79-83. 被引量:21
-
6胡益政.中学体育节的开展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8):160-160. 被引量:2
-
7董翠香,朱美珍,季浏.发达国家学校体育发展方式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体育学刊,2012,19(4):72-76. 被引量:36
-
8冯玉蓉,刘娜.关于中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0,16(3):105-107. 被引量:1
-
9胡波,谢明,刘海,蔡媛怡,张丽.大学体育课设置与教学改革的探讨[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17(2):111-113.
-
10程传银,杨小帆,刘雯雯.新西兰“人体五种基本运动形式”的体育教学内容分类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41(1):104-107.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6
-
1赵刚,韩颖,冯圣潭.浅谈大学生运动员的心理训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S1). 被引量:4
-
2张晓燕,陆霞.浅析运动训练中的心理训练[J].山西体育科技,2007,27(2):17-20. 被引量:8
-
3唐煜章.现代篮球训练方法新探[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
4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理论教程>编写组.体育理论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被引量:1
-
5王保成,匡鲁彬,王川.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58-260. 被引量:120
-
6郑建岳,庄永达,夏积仁,赵月香.普通高校课余运动训练管理模式的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4(2):51-52. 被引量:25
-
1刘湘果.试论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994,6(1):25-28.
-
2阮明德.“教育经济相结合”模式之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1994(5):12-14.
-
3李菊梅.论知识经济与教育改革[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67-71.
-
4朱家存.论科学和科学教育对个体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7(4):10-13. 被引量:2
-
5徐淑杰.关于学校德育的几点看法[J].才智,2011,0(15):272-272.
-
6李红.德育与国情教育的关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1992(4):21-22.
-
7蔡宗模.文本视角下的当代学生观内涵[J].上海教育科研,2009(4):17-18.
-
8汪刘生,白莉.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冲击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4,14(3):46-49.
-
9白保新.试论人的价值与学校德育目标[J].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999,22(1):5-6.
-
10谢明辉.韩国道德课的目标与方法[J].思想理论教育,2010(24):90-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