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国杂交小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
2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经过30多年的努力,我国杂交小麦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1)T型“三系”的性状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筛选出了一些优势较强的组合;(2)研制出了一些新型不育系,有的已实现“三系”配套,(3)化学杀雄研究有新进展;(4)选育出了半矮秆杂交小麦,但在优势组合筛选和杂交种生产方面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今后的主攻方向应为:扩大测试优势组合的规模;加强对化学杀雄剂的鉴定和筛选,加强对T型不育系及太谷核不育小麦的应用研究等等。
作者
刘秉华
机构地区
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所
出处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6年第1期2-4,共3页
关键词
杂交小麦
进展
研究
小麦
分类号
S512.103.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6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105
同被引文献
156
1
裘昭峰.
南斯拉夫小麦生产[J]
.世界农业,1982(11):25-27.
被引量:1
2
王鹏科,黄寿松,李万隆.
小麦核型雄性不育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3(2):46-48.
被引量:6
3
田纪春.
超级小麦的概念、育种目标和任务[J]
.山东农业科学,2004,36(5):18-21.
被引量:16
4
李荣改,孟祥祯,王玉珍,王振圻,冯瑞光,盂令启.
水稻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杂种产量的关系[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1993,16(1):13-19.
被引量:6
5
李海林,徐庆国.
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3,17(4):208-212.
被引量:17
6
陶军,李生荣,杜小英,庞启华,周强,欧俊梅.
抗条锈温光敏核不育小麦MTS-1的选育及利用初报[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1):132-134.
被引量:11
7
傅大雄,阮仁武.
KM型核质互作光、温敏雄性不育的发现与两系法杂交小麦的拓建[J]
.西南农业学报,1993,6(1):117-118.
被引量:20
8
王丰青,何觉民,周斌,何仪.
光温敏雄性不育小麦的研究进展[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4,24(6):80-84.
被引量:17
9
林植芳,梁承邺,孙谷畴,林桂珠.
雄性不育水稻小孢子败育与花药的有机自由基水平[J]
.Acta Botanica Sinica,1993,35(3):215-221.
被引量:15
10
张爱民,孙其信.
杂种小麦产量优势与产量因素优势的关系[J]
.作物学报,1993,19(1):94-96.
被引量:16
引证文献
20
1
高庆荣,王大为,田纪春.
超级麦育种的重要途径——杂交小麦的优势利用[J]
.山东农业科学,2005,37(3):11-13.
被引量:21
2
柳迅生.
小麦杂种优势研究现状及利用对策[J]
.贵州农业科学,2005,33(4):91-93.
被引量:4
3
马翎健,李嘨,宋喜悦,胡银岗,何蓓如.
两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花粉发育中丙二醛含量及膜透性变化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6,22(5):203-205.
被引量:5
4
马翎健,胡银岗,宋喜悦,何蓓如.
1B/1R与非1B/1R小麦K型雄性不育系比较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06,21(4):5-8.
被引量:10
5
马翎健,陈亚鹏,宋喜悦,胡银岗,何蓓如.
T.spelta 1BS染色体对K型小麦不育系及保持系的效应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5):25-28.
被引量:5
6
吴卫,郑有良,周永红,刘登才,兰秀锦.
小麦异源(黑麦)重组系强优势杂交组合筛选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9,17(1):11-16.
被引量:6
7
周强,黄光永,庞启华,陶军,余敖,陈光明.
星座图聚类法在化杀杂种小麦优势预测中的应用探讨[J]
.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16(2):6-10.
8
肖海峰,解松峰,丁朋辉,罗钊,宋喜悦,何蓓如,李宏斌,胡银岗,马翎健.
两种不同类型K型细胞质不育系的初步研究[J]
.华北农学报,2010,25(5):99-103.
被引量:2
9
任勇,李生荣,陶军,李太军,李守国,杜小英.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绵杂麦168制种技术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11,31(1):30-34.
被引量:16
10
吴卫,郑有良,周永红,刘登才,兰秀锦.
小麦异源(黑麦)重组系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优势及相关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999,17(2):146-151.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5
1
熊君,杨珂,易晓余,许珂,匡成浩,张志鹏,陈国跃,李伟.
多小穗小麦10-A EMS突变株系的农艺性状评价[J]
.核农学报,2020,34(3):477-486.
被引量:6
2
王爱方,马翎健,李艳飞,武晗,靳凤,何蓓如.
几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敏感时期可溶性蛋白质和ATP酶活性的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3):539-543.
被引量:4
3
罗钊,宋喜悦,何蓓如,李宏斌,胡银岗,马翎健,肖海峰.
YM型小麦雄性不育系KTM3314A的温敏特性[J]
.麦类作物学报,2010,30(4):612-616.
被引量:2
4
范晓静,马小飞,王震,李雪垠,张芳凝,李桂冬,张淼,申芳嫡,马翎健.
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BNS的遗传稳定性及恢复性[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4):53-58.
被引量:4
5
李海林,徐庆国.
小麦化学杀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与展望[J]
.作物研究,2003,17(4):208-212.
被引量:17
6
杨靖,张改生,牛娜,王军卫,唐群,宿振起,王勇军.
小麦粘类雄性不育系生化标记及小孢子细胞色素氧化酶同工酶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5,25(8):1547-1552.
被引量:6
7
车京玉,宋淑波,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高凤梅,张起昌.
超级麦新品种选育的研究进展[J]
.小麦研究,2006,27(1):24-26.
被引量:4
8
杨木军,李绍祥,刘琨,顾坚,田玉仙,杨和仙,周金生,陈佩度.
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制种技术研究[J]
.麦类作物学报,2006,26(4):27-31.
被引量:24
9
郝媛媛,高庆荣,张爱民,王大伟,张淑英.
BAU-9403吸收转运效果的初步研究[J]
.西北植物学报,2007,27(1):188-192.
10
行翠平,安林利,韩东翠,史民芳.
山西省超级小麦育种问题探讨[J]
.小麦研究,2007,28(1):13-16.
1
孙海霞,张银虎.
抗枯、黄萎病的棉花新型不育系Hszh的选育[J]
.中国种业,2011(1):57-58.
被引量:2
2
程大友,陈丽,刘景泉,张义,阿布都.热西提,孟庆楼.
甜菜品系的一般配合力与性状水平的关系[J]
.中国糖料,1997(2):17-20.
被引量:3
3
蔡应繁,何洪华,刘碧玉.
陆地棉黄萎病抗源新老品种比较简析[J]
.作物品种资源,1991(4):37-38.
被引量:1
4
梁炫强,郑广柔,向荣英,黎秀英,罗葆兴.
珍珠豆型花生产量和含油率性状配合力分析[J]
.花生科技,1991,20(3):11-14.
被引量:10
5
茹振钢,李淦,张素琴,袁传超,张家运,王霞.
实现小麦新品种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途径研究[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35(3):1-3.
被引量:5
6
周有耀.
近10年我国棉花品种选育进展[J]
.中国棉花,1996,23(6):2-5.
被引量:12
7
刘浪.
玉米直播不同模式与播期的对比分析[J]
.农技服务,2010,27(4):445-447.
被引量:3
8
潘熙淦,黄志强,王任初,彭志勤,龙和平,邓锋.
中国籼型杂交稻地区适应性试验1976~1997年总结[J]
.江西农业学报,1998,10(1):25-31.
被引量:12
9
彭宝,赵丽梅,王曙明,王跃强,程砚喜,张鸣浩,张静波,周松涛.
吉林省育成大豆品种脂肪和蛋白质含量的分析[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5):8-10.
被引量:3
10
沈裕琥,王海庆,黄相国,窦全文,葛菊梅,张怀刚.
数量性状水平上甘、青两省春小麦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现状及演变趋势[J]
.西北植物学报,2002,22(5):1056-1065.
被引量:11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199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