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7-128,共2页
Hereditas(Beijing)
参考文献2
1 Griffith F.The significance of pneuomococcal types.J Hyg,1928,27:113-159. 被引量:1
2 Avery O T,MacLeod C M,McCarty M.Studies on the chemical nature of the substance inducing transformation of pneumococcal types:Induction of transformation by a desoxyribonucleic acid fraction isolated from pneumococcus.J Exp Med,1944,79:137-15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83
1 周忠芬,谢晓宏.引入论证式教学 发展学生科学思维[J] .生物学通报,2020,0(1):30-32. 被引量:3
2 李禅.评说本届拉斯克奖[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1997(5). 被引量:1
3 宋正海.圣殿内外——科学的本质及其辩证发展[J] .科学决策,2001(12):36-39. 被引量:4
4 傅杰青.消灭天花——全人类联合行动的创举[J] .自然辩证法通讯,1981,3(4):56-62. 被引量:3
5 奇云,方坤.艾滋病毒的发现者究竟是谁——震惊世界科坛的“盖洛事件”[J] .医学与哲学(A),1992,26(6):5-7. 被引量:1
6 卢义钦.Avery为何与诺贝尔医学奖失之交臂?[J] .生命的化学,2005,25(1):67-69. 被引量:5
7 向义和.DNA双螺旋结构是怎样发现的[J] .物理与工程,2005,15(2):44-49. 被引量:7
8 雷钧.2005年度拉斯克医学奖揭晓[J] .世界科学,2005(11):29-29. 被引量:1
9 寇毅.略述疫苗三次革命[J] .中华医史杂志,2006,36(2):104-108. 被引量:7
10 方正.疫苗的历史[J] .生命世界,2006(9):22-27. 被引量:1
引证文献7
1 常帆.以生物学科学史为素材的教学设计——以“肺炎链球菌体内外转化实验”(第1课时)为例[J] .中学生物教学,2021(8):52-54.
2 刘本举.“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几个疑难问题解答[J] .生物学通报,2008,43(2):32-33. 被引量:4
3 郭晓强,张少英.遗传物质的发现者之一——麦卡锡[J] .生物学通报,2008,43(2):60-62. 被引量:1
4 李科友,朱海兰.遗传物质——DNA发现的启迪[J] .生物学通报,2010,45(10):59-62. 被引量:2
5 朱安远,郭华珍.诺贝尔奖的风向标——美国拉斯克奖概览[J] .中国市场,2016(5):183-194. 被引量:9
6 季林丹,刘友女,徐进.医学遗传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 .生命的化学,2020,40(10):1900-1904. 被引量:13
7 庄蓉.指向科学思维发展的论证式教学实践——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7):131-133.
二级引证文献29
1 谢林峰,向俊蓓,刘萍,李宗慧.遗传与优生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四川护理职业学院为例[J] .职业技术,2022,21(3):83-88. 被引量:2
2 陶杨娟.“遗传的分子基础”专题复习设计[J] .生物学教学,2009,34(3):12-14. 被引量:1
3 刘本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分析与教学建议[J] .生物学通报,2010,45(9):29-32. 被引量:5
4 郭晓强.细菌遗传学之父——乔舒亚·莱德伯格[J] .自然杂志,2012,34(2):119-124. 被引量:3
5 朱安远,郭华珍.青蒿素之母——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新科得主屠呦呦(四)[J] .中国市场,2016(22):260-272. 被引量:9
6 朱安远,朱婧姝,郭华珍.诺贝尔奖及诺贝尔奖得主大盘点(下)[J] .中国市场,2016(31):252-260. 被引量:7
7 李禹正,张婷,王晓民.2016年拉斯克奖[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6,37(5):703-710.
8 朱安远,张冰.诺贝尔奖得主中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下)[J] .中国市场,2016(40):185-190. 被引量:4
9 朱安远,郭华珍.美国沃伦·阿尔波特基金奖概览(上)[J] .中国市场,2016(44):200-206. 被引量:2
10 朱安远,郭华珍.杨振宁和李政道教授获诺贝尔奖提名情况探微——纪念中国人首次荣膺诺贝尔奖60周年(上)[J] .科技风,2017(19):222-226. 被引量:7
1 刘保全.“观察”的学问[J] .新闻知识,1992(4):19-21.
2 龚灿.《制造杀人犯》:一部纪录片与一起杀人事件[J] .看世界,2016,0(3):53-55.
3 孟广均.“第三次浪潮”基本含意简介[J]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984(2):48-49. 被引量:1
4 贵州新闻界[J] .新闻窗,1996(1):47-48.
5 霍临明,蔡振国,常秀青,齐文安,白淑华.勤奋耕耘迎接新世纪[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0,29(1):6-6.
6 “成功之道 中国之行”第十六站在上海举行[J] .人像摄影,2015,0(3):22-22.
7 晓蓉.人生的接力[J] .青年科学,2006(5):41-41.
8 李浅予.一只烂西瓜让他获得诺贝尔奖[J] .知识就是力量,2008(11):71-71.
9 唐琳.步步惊心,埃博拉再起争端[J] .科学新闻,2014,0(11):74-75.
10 许钟炜.序[J] .科学之友,2005(9):60-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