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吉林省中晚熟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各性状间灰色关联度分析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通过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吉林省生产上应用的21个中晚熟杂交种的性状对产量的关联度分析,得出如下关联度序列:除茎腐>穗粗>除空秆>成熟>生育期>收获含水量>穗位>百粒重>穗行>穗长>株高>除丝黑穗>容重>除秃尖>抽丝>茎粗>粒深。这种分析方法将对吉林省的玉米育种和生产有参考价值。
作者
孙志超
荆绍凌
郭昕
赵树仁
机构地区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所
登海种业吉林省育种站
公主岭市大榆树镇农业站
出处
《吉林农业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25-26,40,共3页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玉米杂交种
性状
分类号
S513.037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03
同被引文献
40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9
参考文献
5
1
陈润玲,黄江涛,赵保献,李云德,彭少峰.
玉米杂交种产量与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南京农专学报,2000,16(3):43-47.
被引量:4
2
邓聚龙.灰色预测与决策[M].武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97-190.
被引量:19
3
武兰芳.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1997,5(1):72-75.
被引量:73
4
樊景胜.
灰色关联分析在玉米育种上应用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1994(3):27-29.
被引量:7
5
杨金慧.
夏玉米杂交种单株产量与相关因素间灰色关联度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1997(1):10-12.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王美琴,杜月键,孙永玲.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油菜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其对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1994,22(3):213-215.
被引量:33
2
刘录祥,孙其信,王士芸.
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作物新品种综合评估初探[J]
.中国农业科学,1989,22(3):22-27.
被引量:620
3
李春霞,苏俊,钟占贵,龚士琛,宋锡章,张瑞英,张坪.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1996,4(1):35-38.
被引量:63
4
阮培均.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6,12(1):11-14.
被引量:3
5
武兰芳.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1997,5(1):72-75.
被引量:73
6
邓聚龙.灰色系统与农业[J]山西农业科学,1985(06).
被引量:1
7
邓聚龙.灰色系统与农业[J]山西农业科学,1985(05).
被引量:1
8
关军锋.
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果树产量形成[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0,6(3):49-52.
被引量:5
9
钱晓刚.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作物生长与有关影响因子间的关系[J]
.耕作与栽培,1992,12(2):56-61.
被引量:15
10
王金君,白英吉.
国内几个春玉米杂交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1992(5):31-34.
被引量:9
共引文献
103
1
唐海涛,张彪,林勇,叶国成,陈宛秋.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S1):109-114.
被引量:20
2
石桂双.
关于对灰色关联分析结果问题的探讨[J]
.种子科技,2007,25(3):43-45.
被引量:3
3
张建国,袁本威,刘冬梅,舒志明.
油菜杂交种单株产量与相关因素灰色关联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01,47(1):9-11.
被引量:9
4
江银荣,潘宝国,陆虎华.
江苏省水稻产量与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2009,50(6):1130-1132.
被引量:22
5
黄峰,郑天存,殷贵鸿,韩玉林,杨光宇,李新平,杨朝福,李亚.
冬小麦杂优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种子,2004,23(7):65-66.
被引量:19
6
王淑芝,纪跃芝.
经济预测方法及应用[J]
.现代情报,2004,24(12):184-185.
被引量:6
7
李波.
北方春玉米区早熟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的研究[J]
.黑龙江农业科学,2005(1):29-31.
被引量:6
8
陈润玲,赵保献,智润芳,韩卫红,雷晓兵,梁晓伟.
层次分析法在玉米区域试验中的应用[J]
.南京农专学报,2001,17(3):31-34.
9
刘金刚,孙恩玉,曹永强,刘艳辉,刘凤丽.
大豆主要生育性状与产量间的关系分析[J]
.杂粮作物,2005,25(2):81-83.
被引量:9
10
徐建新,李彦彬,谷红梅.
基于神经网络的农业灌溉量预测[J]
.农机化研究,2005,27(4):115-117.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40
1
周凤云,余国东,李伯群,石有明,廖敦秀.
杂交小麦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南方农业,2007,1(3):27-29.
被引量:15
2
黄峰,郑天存,殷贵鸿,韩玉林,杨光宇,李新平,杨朝福,李亚.
冬小麦杂优组合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种子,2004,23(7):65-66.
被引量:19
3
李玉发,何中国,李淑芳,郭中校,曲祥春,刘洪欣.
东北地区春小麦主要性状与产量间的灰色关联分析[J]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1):139-141.
被引量:38
4
卫玲,樊云茜,肖俊红,杨海峰,贾强生,任玉仙.
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系[J]
.陕西农业科学,2005,51(3):12-14.
被引量:17
5
李春霞,苏俊,钟占贵,龚士琛,宋锡章,张瑞英,张坪.
玉米杂交种的产量与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1996,4(1):35-38.
被引量:63
6
宫万明,何文安,邓少华,贾恩吉.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及综合评价[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3):7-10.
被引量:22
7
张振文,李开绵,许瑞丽.
灰关联聚类法在玉米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
.热带农业科学,2006,26(3):8-10.
被引量:3
8
李北齐,赵苏维,王贵强,陈广凤,姜德进.
玉米杂交组合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评价[J]
.玉米科学,2006,14(2):44-46.
被引量:40
9
孙海潮,万金红,郭安斌,卢道文,崔俊明,宋长江,裴振群,刘智萍,芦连勇,牛永锋,郑丽敏.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玉米组合鉴定试验中的应用[J]
.玉米科学,2006,14(2):47-49.
被引量:44
10
唐海涛,林勇,叶国成,陈宛秋,张彪.
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J]
.玉米科学,2007,15(1):48-52.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2
1
汪燕芬,田俊明,詹和明,张培高,陈洪梅,黄云霄,段智利,吕宏斌,严富民,番兴明.
云南省玉米杂交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08,21(4):925-928.
被引量:28
2
赵术伟.
辽西地区酿造高粱品种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8):102-106.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9
1
蒋仕波,黄玉.
杂交玉米种子质量下降的原因及对策[J]
.云南农业科技,2009(2):63-64.
被引量:1
2
王堪佐.
大田玉米空秆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
.云南农业科技,2009(3):50-51.
3
田应书,詹永发.
一化性柞蚕品种产量与其构成因子的关系[J]
.贵州农业科学,2009,37(7):121-124.
被引量:5
4
吴诗斌,李忠明,王梅芳.
西双版纳冬季杂交玉米高产制种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09(5):26-27.
被引量:3
5
吕玉兰,白昌军,刘倩,魏团仁,王跃全,张红梅,程金焕.
柱花草品系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热带农业工程,2009,33(3):48-53.
被引量:5
6
张定友.
推广玉米杂交种 保障怒江州粮食安全[J]
.云南农业科技,2009(B11):143-145.
7
胡强,番兴明,谭静,陈洪梅,黄云霄.
优质玉米新品种“云瑞1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J]
.云南农业科技,2010(1):51-53.
被引量:5
8
熊世安.
杂交玉米新品种“金禾2号”的选育与应用[J]
.云南农业科技,2010(1):56-57.
9
乐自祥,李海谦,吴学有,李红萍,王祥,严文伟,李洪伟.
中晚熟玉米新品种“红单5号”的选育[J]
.云南农业科技,2010(3):45-46.
10
税红霞,何丹,王秀全,张华,卢庭启,蒋晓芳.
鲜食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西南农业学报,2011,24(5):1656-1659.
被引量:28
1
陈华,许喜兰,李晓青,杨海棠.
花生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
.陕西农业科学,2007,53(1):39-40.
被引量:7
2
刘云,范妍芹.
甜椒杂交新品种冀椒3号的选育[J]
.华北农学报,2000,15(z1):127-129.
被引量:2
3
高玉华,张建华,高丽辉,李淑兰,张晋纯,郭志明,张桂华,额尔顿,石春焱,杨凤玲.
玉米杂交种哲单20的选育[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05,33(1):23-24.
被引量:7
4
姜惟廉,赵玉梅,刘凤文,樊荣峰,杜贤章,杨小平,滕涛,黄尚宏,郭日跻,张振平,张悦.
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杂交种沈单11号选育及应用[J]
.辽宁农业科学,2000(5):51-52.
5
杨小平,王寒梅,罗玉鑫,尹洪涛,张春野.
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杂交种沈单12号选育报告[J]
.辽宁农业科学,2001(4):50-51.
6
而东.
玉米新品种[J]
.新农业,2006(6):44-45.
7
宋儒,徐福春,杨永华,郭志有,刘洋.
玉米单交种东单335的选育[J]
.农业科技通讯,2008(10):112-113.
8
刘丙臣,石小翠.
金山9号玉米新品种选育报告[J]
.种子世界,2011(7):42-42.
9
王晓霞,楚金娥.
奎屯垦区加工番茄高产栽培技术[J]
.种子世界,2009(8):42-43.
被引量:1
10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东单7号[J]
.农民致富之友,2000(5).
吉林农业科学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