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加大哲学社会科学的普及力度 被引量:2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迪认知作用、引领指导作用、前瞻预测作用、决策管理作用和规范矫正作用。作为一个既高度分化、又高度融合的庞大系统,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和知识建制之间又呈现出复杂多样的交互作用与协同效应。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体系决定了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效能。因此,大力开展推广普及工作,既是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加速实现构建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充分保证。为使我国的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取得实效,转变观念是前提,密切协作是基础,健全机制是关键,肯于投入是保证。在此基础上,加大哲学社会科学普及力度还应采取一系列举措:一是组建普及队伍。通过选拔骨干、培养梯队、壮大队伍、激励人才,组建一支思想好、专业精、作风硬的普及队伍,使普及工作从无序走向有序。二是拓宽普及领域。要改变目前普及工作集中于繁华都市的现状,着力覆盖盲点,尤其要向农村倾斜,以发挥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良性互动,共同发展。三是打造普及品牌。根据普及品牌的载体形象的标识性、文化内涵的先进性、受众群体的广泛性的特征,通过设计品牌标识、明确普及理念、策划普及方案,培育品牌附加值,延伸品牌价值链。四是探索普及规律。普及是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价值转化的手段与中介,对其规律的总结与深度探索,必将促进普及事业的更大发展。
作者 刘占兴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10,共6页 Academic Exchang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7

  • 1王忠武.社会科学价值综论[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8(5):27-33. 被引量:4
  • 2易运文.社会科学如何走向社会[N].光明日报,2004-04-11. 被引量:1
  • 3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2005—06—27. 被引量:4
  • 4.通俗易懂 生动活泼 逻辑严谨 含义深刻—《学哲学用哲学》简介[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09—28. 被引量:1
  • 5湖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全国社科普及工作会议大会交流材料[A]..全国第八次社会科学普及理论研讨与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82. 被引量:1
  • 6陈先书.探索社会科学普及工作之路[A]..让社会科学走向大众[C].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4. 被引量:1
  • 7北京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普及社会科学构建和谐社会[A]..全国第八次社会科学普及理论研讨与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5.1-6.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4

  • 1李德顺.价值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p 13. 被引量:68
  • 2江涛.科学的价值合理性[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98. 被引量:13
  • 3魏杰.经济学: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 4顾海兵.构建时间与空间双重制约的学术规则[N].光明日报,2004-06-08(4). 被引量:4

共引文献6

同被引文献15

引证文献2

二级引证文献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