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六艺”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国奴隶社会的官学,教学内容以“六艺”为主。“六艺”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司徒》,而“六艺”的起源却要早得多。近年来,河南考古的新发现也证实了六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发展完善于奴隶社会。夏代已初具雏形,而尤重射、御。商代在夏代的基础上有了较大发展,已具系统和规模。到西周,六艺教育已臻完善,达到成熟的鼎盛时期,使六艺教育成为我国教育史上的一束文明之光、一座亮丽丰碑。
作者
牛梦琪
机构地区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6年第1期42-45,共4页
Forum on Contemporary Education
关键词
六艺教育
起源
发展
“六艺”教育
教育起源
奴隶社会
教学内容
原始社会
鼎盛时期
大发展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40-02 [文化科学—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11
同被引文献
51
1
朱梅新.
孔子体育美育思想及现实意义[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S1):21-23.
被引量:3
2
刘奉光.
六艺研究[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1(3):33-37.
被引量:3
3
徐辉.
中西古代课程源流──“六艺”、“七艺”教育的产生及其特点[J]
.课程.教材.教法,1997,17(4):53-56.
被引量:8
4
旷文楠.
先秦体育思想论略[J]
.体育科学,1985,6(4):15-19.
被引量:3
5
解毅飞,成永山,丰宝成.
孔子的体育思想与实践[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21(S1):24-26.
被引量:2
6
王贵民.
从殷墟甲骨文论古代学校教育[J]
.人文杂志,1982(2):21-29.
被引量:24
7
徐洪兴.
再论孔子与“六艺”的关系[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7(6):67-72.
被引量:3
8
傅砚农.
对孔子体育观念与实践的探析[J]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0(1):85-90.
被引量:3
9
魏宏灿.
孔子的体育保健理论[J]
.丽水学院学报,2005,27(3):101-102.
被引量:6
10
吴龙辉.
六艺的变迁及其与六经之关系[J]
.中国哲学史,2005(2):42-47.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10
1
张鹤.
浅析儒家六艺文化对当代校园景观小品设计的影响[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0(1):125-126.
被引量:1
2
巫称喜.
甲骨文所见商代教育传播研究[J]
.惠州学院学报,2009,29(1):111-114.
被引量:1
3
赵娜.
浅谈西周六艺教育[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8(3):15-17.
被引量:7
4
文星.
“六艺”与“七艺”比较之微探[J]
.绥化学院学报,2011,31(6):163-164.
5
王茜,张业强.
管窥周代“六艺之教”中的审美观及当时的美育[J]
.兰台世界(下旬),2014(6):18-19.
被引量:1
6
雷德胜,郭海江.
传统教育视角下的军校学员素质培养[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6(3):55-57.
7
刘喜山.
先秦“六艺”中的休闲体育活动探析[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7):96-98.
被引量:1
8
莫东芳.
六艺教育:思想内涵、施教逻辑及现代启示[J]
.当代教育家(下半月),2023(1):76-80.
9
刘骥,肖梦.
数字社会背景下的代际学习:内涵、挑战与应对策略[J]
.终身教育研究,2024,35(5):60-68.
10
曾雪屏.
基于“六艺”视角浅谈高等教育——“六艺”给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
.高考,2017,0(27):242-243.
二级引证文献
11
1
王一乐.
我国身体教育思想的文化进化特征研究[J]
.美眉,2020(1):97-99.
2
覃志航.
古代“六艺”教育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启示[J]
.广西教育,2012(7):84-86.
被引量:2
3
王效柳,王力.
影响中国教育事业的四大主体[J]
.武夷学院学报,2015,34(7):83-87.
4
李安琪.
基于和谐视角下的六艺教育解读[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5,33(3):1-6.
被引量:1
5
随敬德.
先秦平民教育研究[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5):57-63.
6
陈俊.
飞镖运动起源研究——投壶可能性的推阐[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21,36(3):66-72.
被引量:2
7
谷悦,张鸿翎.
木材在户外景观小品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23,13(6):170-173.
被引量:1
8
刘宇,马道玥.
新工科背景下理工院校美育体系的探索与构建[J]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2023(10):137-139.
被引量:1
9
石颖贤,郭成洋.
农林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发展关键与提升策略研究[J]
.大学(思政教研),2024(10):151-156.
10
曾雪屏.
基于“六艺”视角浅谈高等教育——“六艺”给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J]
.高考,2017,0(27):242-243.
1
赵娜.
浅谈西周六艺教育[J]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0,28(3):15-17.
被引量:7
2
杨乔军.
浅析学校加强审美教育的必要性[J]
.新校园(上旬刊),2010(9):84-84.
3
覃志航.
古代“六艺”教育及其对高职教育的启示[J]
.广西教育,2012(7):84-86.
被引量:2
4
张凌雁.
西周时期“六艺”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J]
.考试(教研版),2013(2):61-61.
5
刘桂生.
古希腊“七艺”教育与我国古代“六艺”教育的比较研究及现实意义[J]
.北京文史,2010(2):26-31.
被引量:1
6
刘增丽.
明清中原私学的教学及管理[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4):187-188.
7
朱伟一.
法学院的必修课[J]
.青年博览,2010(18):31-31.
8
张冬梅.
中年教师心理危机的成因与对策[J]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09(4):31-32.
被引量:2
9
王传凤.
中外传统教育比较研究——中国“六艺”与西方“七艺”比较研究[J]
.湘潮(理论版),2011(1):122-123.
被引量:1
10
周小旗.
我国素质教育思想的历史渊源[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6(3):66-66.
被引量:1
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