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分析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入手,分析了其对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的影响。认为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竞争的加剧,会造成一些产业就业人员的相对减少,同时也会扩展其它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我国的第三产业将成为我国吸收就业人员最多的产业。我国应采取各种措施,促进就业的产业结构的调整,解决我国的就业问题,以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
作者
麻伟亮
机构地区
丽水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商场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2S期285-287,共3页
关键词
资本有机构成
就业
产业结构
和谐社会
分类号
F249.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121.3 [经济管理—国民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11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4
1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卷 (,1137).
2
王俭.有机构成调整下劳动就业问题的思考[J].辽宁工学院报,1998,12.
被引量:1
3
李悦.产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被引量:13
4
陈淮.
中国就业形势展望[J]
.宏观经济研究,2002(3):34-35.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24
1
胡琪君.
中国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6(5):58-61.
2
张文鉴,李会娟.
我国当前就业形势、成因与对策[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4,27(3):302-304.
被引量:2
3
周元福.
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J]
.经济师,2003(3):169-170.
被引量:10
4
岳为民.
关于云南工业化发展问题的思考[J]
.学术探索,2005(1):38-42.
被引量:2
5
王健康,张筱峰,胡跃红,乔立娟.
湖南产业发展动态分析与结构调整策略[J]
.经济地理,2005,25(3):338-342.
被引量:12
6
王树恩,左大鹏.
在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双重影响与对策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2005,23(6):114-117.
被引量:14
7
麻伟亮.
促进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J]
.商业时代,2006(17):10-11.
8
秦韬.
三大产业对我国就业问题的影响分析[J]
.经济经纬,2007,24(2):46-49.
被引量:4
9
哈梅芳.
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对我国失业率影响的实证分析[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9(1):168-170.
被引量:7
10
杨桂芳,孙文群.
促进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初探[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8,27(2):62-6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11
1
段进朋,李刚.
对美国资本有机构成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5(2):22-30.
被引量:14
2
林琼慧.
消费、投资增长差距扩大是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启示[J]
.生产力研究,2007(4):10-11.
被引量:3
3
李扬.
论我国初次分配中的政府行为[J]
.求实,2007(12):57-60.
被引量:9
4
邓晓丹,李鸿燕.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依据——从创新资本有机构成论视角解析经济发展的持续性[J]
.学术交流,2007(12):63-66.
被引量:8
5
蔡晓辉.
对资本有机构成理论的思考[J]
.理论导刊,2008(3):38-39.
被引量:6
6
钱进,刘耀,缪小林.
根据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我国失业问题的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3):13-15.
被引量:7
7
梁东黎.
初次分配格局的形成和变化的基本规律[J]
.经济学家,2008(6):56-63.
被引量:14
8
张翼,薛进军.
中国的阶层结构与收入不平等[J]
.甘肃社会科学,2009(1):1-6.
被引量:20
9
马艳.
马克思主义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创新与实证分析[J]
.学术月刊,2009,41(5):68-75.
被引量:35
10
郭天珞.
试论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3):60-62.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梁东黎.
初次分配的要素投入结构视角研究[J]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3):19-25.
被引量:6
2
詹花秀.
工业4.0时代我国劳动者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21(4):110-11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姜卫民,范金.
我国劳动—资本要素的错配及优化策略[J]
.南京社会科学,2021(7):18-30.
被引量:1
2
梁东黎.
劳动报酬占比的产业结构分析——以江苏为例[J]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2(6):17-23.
3
荀关玉.
资本有机构成对劳动者报酬比重的影响[J]
.理论与改革,2014(2):96-99.
被引量:5
4
刘绍吉,荀关玉.
提高劳动报酬比重的理论依据与实现路径[J]
.中国集体经济,2014(27):76-77.
5
刘冠军,李鑫.
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趋势及其对就业的影响研究[J]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20(5):62-73.
被引量:10
6
刘冠军,李鑫.
数字经济时代资本三大构成变化及其对劳动报酬占比的影响[J]
.人口与经济,2022(1):1-25.
被引量:15
7
王云多.
工业化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分析[J]
.商学研究,2022,29(4):122-128.
8
房连泉,毛冰雪.
人工智能时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变革路径——基于就业市场新形态的研究综述[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6):82-98.
被引量:9
1
苏秀颖.
资本有机构成理论与我国就业问题的探讨[J]
.知识经济,2012(18):10-10.
被引量:2
2
张勇,罗坚毅.
论浙江省实现充分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证分析[J]
.改革与战略,2008,24(4):100-103.
被引量:1
3
张鹏.
从就业结构看我国产业桔构调整[J]
.当代经济,2005,22(6):51-52.
被引量:4
4
麻伟亮.
促进就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J]
.商业时代,2006(17):10-11.
5
曹新,王少梅.
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就业的产业结构转换[J]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1990(4):60-65.
6
李文珍.
我国就业的产业结构变动分析[J]
.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5):19-21.
被引量:3
7
孙丽文,俞会新.
经济结构调整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
.工业技术经济,2004,23(4):66-67.
被引量:7
8
谢芳明,丁元,吴程彧,周树高.
珠三角就业的产业结构与居民收入分配——基于耗尽性分配定理的研究[J]
.南方金融,2011(12):49-52.
9
林琼慧.
消费、投资增长差距扩大是经济失衡的主要原因——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理论对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启示[J]
.生产力研究,2007(4):10-11.
被引量:3
10
郭春林,尹洪炜.
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扩大就业——从马克思经济学的视角谈失业[J]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9):65-66.
被引量:1
商场现代化
2006年 第02S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