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地位辨析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在刑事司法实践中,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关键证据使用已成惯例,其实践意义上的证据地位不可动摇。但是,其本质特征既不符合鉴定结论,也不能归于书证或勘验、检查笔录。可见,法定证据种类对证据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形成了障碍。为了保持法之稳定性和前瞻性,建议对证据的法定概念和分类进行完善,即在立法上,规定概括的证据概念,对证据种类不做规范。
作者
戎百全
机构地区
浙江万里学院法学院
出处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9-52,共4页
Academic Exchange
关键词
交通事故认定书
书证
鉴定结论
证据地位
分类号
D922.14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4
参考文献
9
1
王爱萍,郑汉军.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立法变化——兼论对交通警察执法的影响[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0(4):35-38.
被引量:1
2
朱士忠,徐建明.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体制的弊端及认定书的证据定位[J]
.检察实践,2003(5):59-59.
被引量:7
3
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2002.
4
薛萍,彭泽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在刑事诉讼中亟待解决的问题..http://www.rmfyb.com.cn,,..
被引量:1
5
柏永娴..如何认识交通事故责任书的法律效力..http://www.jcrb.com,,..
被引量:1
6
韦岗宁.
从证据法学的角度研析交通事故认定书[J]
.桂海论丛,2004,20(S2):99-100.
被引量:4
7
陈光中,严端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改建议稿与论证[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9:487.
8
宋强.
刑事证据形式比较研究[J]
.天府新论,2003(4):54-58.
被引量:2
9
樊崇义.刑事诉讼法修改专题研究报告[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235-236.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1
1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年实施,解读18项重大突破[EB/OL].中新网,2003-10-2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5
1
周建.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与重构思路[J]
.法制与社会,2008(8):167-168.
被引量:1
2
拜荣静.
论司法鉴定结论在审判中的审核认定[J]
.贵州社会科学,2007(10):135-138.
3
满铭安.
完善检察机关对侦查讯问的法律监督[J]
.河北法学,2008,26(5):182-187.
被引量:4
4
潘金贵.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非法证据排除问题探析[J]
.贵州社会科学,2008(4):42-46.
被引量:7
5
孙洪坤.
论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的价值取向[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2(2):49-54.
被引量:2
6
刘向红,庄家通.
论死刑复核程序的重构[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8,29(4):25-30.
7
李欣.
应然与实然之间——关于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的再思考[J]
.西部法学评论,2010(1):112-118.
被引量:1
8
刘芳.
论刑事执行变更程序的人权保障[J]
.法制与经济,2010,19(10):42-43.
被引量:1
9
张璇.
新律师法对侦查工作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9):284-285.
被引量:1
10
崔丽.
“棰楚之下 何求不得”——刑讯逼供观念探究[J]
.辽宁警专学报,2010,12(5):13-15.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2
1
郑飞.
证据属性层次论——基于证据规则结构体系的理论反思[J]
.法学研究,2021(2):123-137.
被引量:40
2
杜邈.
“阶层式”刑事证明思维的司法运用[J]
.法学杂志,2021(5):99-109.
被引量:7
3
陈界融,付翠英,艾尔肯.
陈某是否犯交通肇事罪──兼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法律性质[J]
.人民检察,2001(3):38-40.
被引量:6
4
崔敏.
怎样看待刑事证据的客观性?[J]
.法学杂志,1984,5(5):53-53.
被引量:5
5
刘品新.
交通事故认定书存在明显错误其法律效力如何认定?[J]
.中国审判,2008,0(3):68-69.
被引量:14
6
翁晓斌.
我国民事判决既判力的范围研究[J]
.现代法学,2004,26(6):78-86.
被引量:54
7
孟昭阳,李伊龄.
论火灾事故责任认定的不可诉性[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9(1):26-29.
被引量:2
8
龙宗智.
证据分类制度及其改革[J]
.法学研究,2005,27(5):86-95.
被引量:103
9
裴翠屏.
交通事故认定书作为证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9(2):78-80.
被引量:3
10
赵春凤.
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属于书证[J]
.中国检察官,2006(9):69-70.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10
1
管满泉.
论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6):75-79.
被引量:13
2
赵信会.
对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据属性的质疑[J]
.法学论坛,2009,24(6):116-120.
被引量:15
3
徐星.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J]
.法制与经济,2011,20(16):67-67.
4
薛晓蔚.
鉴定意见的一种新类型——行政认定意见[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40-45.
被引量:7
5
郑士立.
交通事故认定书在刑事诉讼中的适用探究[J]
.学术界,2014(6):90-96.
被引量:5
6
阮建华.
刑事诉讼中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审查与运用[J]
.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5(5):116-120.
被引量:5
7
曹鸣.
浅析交通事故认定书的法律属性与运用[J]
.长江丛刊,2017(27):129-129.
8
李五一.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研究[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10):66-67.
被引量:1
9
张吉喜,程晨.
刑事证据属性理论和证据种类制度再述[J]
.法治论坛,2021(4):200-211.
被引量:4
10
周鸿飞.
事故调查报告的实践检视及审查认定——基于557份案例实证分析[J]
.证据科学,2022,30(5):600-613.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44
1
杨厚瑞,马成梅.
论刑事诉讼中事故调查报告的证据能力[J]
.司法警官职业教育研究,2023(3):35-42.
2
段阳伟.
行刑衔接视角下“受过刑事或行政处罚入罪”规定的适用[J]
.刑法论丛,2021(2):506-525.
被引量:3
3
杨满娣.
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不服救济制度的探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9,0(30):29-30.
4
侯建平.
与醉酒型危险驾驶无直接因果关系交通事故认定中的法律责任分析[J]
.楚天法治,2019,0(12):166-167.
5
赵信会.
对交通事故认定书证据属性的质疑[J]
.法学论坛,2009,24(6):116-120.
被引量:15
6
徐星.
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属性[J]
.法制与经济,2011,20(16):67-67.
7
孙道萃.
禁止双重评价视域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与定案的关系审查[J]
.中国检察官,2012(16):27-29.
8
饶雷际.
再论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性质[J]
.学术交流,2013(7):53-56.
被引量:2
9
薛晓蔚.
鉴定意见的一种新类型——行政认定意见[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5):40-45.
被引量:7
10
宋汉林.
鉴定意见司法运用实证研究——以W法院180起道路交通损害赔偿案件为样本的考察[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4(2):83-93.
被引量:4
1
裴苍龄.
证据学的根基[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8(7):78-85.
2
王继福,秦玉红.
民事科技证据的基本特征[J]
.西安社会科学,2012,30(2):32-33.
3
赵妍,王瑞恒.
从民事诉讼视角论对鉴定结论的质疑与审查[J]
.辽宁警专学报,2006,8(3):29-32.
4
张剑.
对新《刑事诉讼法》中电子数据法律地位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3(34):188-188.
被引量:2
5
岳忠.
侦查办案收集证据的视阈——从法定证据种类的不完整性谈起[J]
.中国刑事警察,2006(1):41-42.
6
罗海敏.
关于证据种类之思考[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13(4):140-146.
被引量:7
7
张月满,吕翠娟.
浅谈视听资料的运用[J]
.山东法学,1996,11(4):44-45.
8
周芳.
浅议《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定性——以李某交通肇事案为视角[J]
.山西青年,2016,0(4):163-163.
9
严军,许佩宁.
试论书证规则及其程序功能[J]
.甘肃高师学报,2006,11(6):104-107.
10
邱爱民.
科学证据内涵和外延的比较法分析[J]
.比较法研究,2010,24(5):95-105.
被引量:14
学术交流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