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凡诺联合米非司酮引产效果观察
出处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4期8-9,共2页
Journal of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参考文献3
1 经小萍,翁梨驹.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剂量探讨[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1):38-41. 被引量:444
2 Rodger MW, Baird DT. Preteaunent with mifepristone(RU486) reduce interval between prostaglandin administration and expulsion in second trimester abortion[J ] .Brit J Obstet Gyn, 1990,97:455. 被引量:1
3 翁梨驹,焦丽娅,唐小奈.米非司酮配伍前列腺素终止早孕的子宫颈组织学变化[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9):522-525. 被引量:561
二级参考文献7
1 周淑芳,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88年,4卷,183页 被引量:1
2 乌毓明,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2年,2卷,16页 被引量:1
3 濮季行,新型抗早孕药物.米非司酮的临床应用,1992年 被引量:1
4 贺昌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3年,6卷,374页 被引量:1
5 杜明昆,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2年,2卷,27页 被引量:1
6 贺昌海,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2年,2卷,19页 被引量:1
7 桑国卫,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2年,2卷,10页 被引量:1
共引文献947
1 王春.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再中孕引产中的体会[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8):569-569. 被引量:1
2 贺雪爱.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观察[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332-332.
3 田宁,王欣.益母草注射液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研究[J] .华西医学,2007,22(4):756-757. 被引量:13
4 傅璟,干昌平,朱兰,胡丽娜,朱小牧,王澎,李晶.米索前列醇与依沙吖啶配伍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J] .华西医学,2007,22(4):761-763. 被引量:1
5 占凑英,吕祖望.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终止疤痕子宫中期妊娠78例临床观察[J] .九江医学,2007,22(1):33-33. 被引量:3
6 苏采峰.米非司酮配伍利凡诺尔用于中期引产的临床观察[J]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5):589-590.
7 韩桂生.依沙丫啶联合用药二种方式终止中期妊娠对比观察[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7):3314-3315.
8 张玮,胡令军,杨婷婷.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100例临床观察[J] .航空军医,2005,33(5):205-206.
9 褚玉霞,桑霞,李艳青.清宫胶囊对药物不全流产大鼠子宫平滑肌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影响[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4(6):26-28. 被引量:3
10 王玉珍,刘春玲.中期妊娠引产3种不同方法的比较[J]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4,11(6):30-31.
1 吴淑芳.米非司酮与利凡诺联合用于中孕引产效果观察[J] .海南医学,2005,16(2):94-94.
2 郝转妮,郭宏华.利凡诺尔与新洁尔灭用于终止14~28周妊娠的效果比较[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3):318-318.
3 王伏芬.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118例临床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206-207. 被引量:2
4 姚锦.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效果观察[J] .涟钢科技与管理,2001(1):56-57.
5 汪丽云.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15~20周妊娠[J] .南京军医学院学报,2002,24(4):277-278.
6 高庆丽.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合用于引产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2003,10(10):34-34.
7 张桂英,陈月花,王志芹,刘雪彩.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终止瘢痕子宫中期妊娠疗效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3):2544-2545. 被引量:4
8 池芸.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瘢痕子宫中孕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实用医药,2014,9(11):144-145. 被引量:4
9 侯祎,蔡玉娟,钟少平.利凡诺尔联合米非司酮用于瘢痕子宫晚期妊娠引产的疗效观察[J] .浙江临床医学,2017,19(1):56-57. 被引量:12
10 刘立杰.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和利凡诺用于死胎引产的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192-1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