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语感及语感的培养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是近20年来语文教育界研究的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之一,也是争论较多的焦点问题。语感及语感教学问题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语感是什么?怎样培养语感?”这两个问题进行的。本文从理论层面谈起,探求了语感的含义、特征、心理机制,回答了“语感是什么”的问题;最后落实到实践层面,提出了语感培养的两条途径,回答了“怎样培养语感”的问题。
作者
陈玲
机构地区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92-95,共4页
Journal of Shaoxing 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关键词
语感
语感培养
语感生成
分类号
H193.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63
同被引文献
5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2
1
[1]杜草甬等.夏丐尊论语文教育[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7.116.
被引量:1
2
[4]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被引量:5
3
刘连庚.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一访吕叔湘先生[J].语文学习,1985,(1).
被引量:1
4
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和做法[J].语文学习,1990,(9).
被引量:11
5
杨炳辉.试谈语感的性质[J].中学语文教学,1991,(12).
被引量:4
6
熊成钢.语感与直觉思维浅论[J].语文教学之友,1996,(11).
被引量:1
7
施茂枝.谈语感的内涵[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9).
被引量:2
8
王尚文著..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469.
9
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608.
10
徐云知.
语感的影响因素分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10-114.
被引量:6
<
1
2
>
二级参考文献
2
1
[英]弗朗克斯·克里克.惊人的假说—灵魂的科学探索[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年.
被引量:1
2
[美]诺姆·乔姆斯基.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文选[C].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63
1
边蕊.
20世纪超现实作品的无意识记忆元素创作探究[J]
.包装工程,2023,44(S01):139-143.
2
杨华,孟繁兵.
语感心理机制探析[J]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3):70-72.
被引量:3
3
吴爱月.
新课程与作文教学改革[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z2):252-254.
4
徐默凡.
语文课程中的思维教学初探[J]
.语文学习,2005(1):18-20.
5
贾冬梅.
语法教学中的语感培养初探[J]
.广西社会科学,2005(4):157-159.
被引量:5
6
杨传凯.
语文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53-56.
被引量:8
7
王进安.
新词新义的修辞构建[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22(3):94-97.
被引量:3
8
蔡伟,张先亮.
语法教学与语感培养[J]
.语言文字应用,2005(3):116-123.
被引量:17
9
贺建平.
实施新课标,倡导语感训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8(10):80-82.
被引量:2
10
王雪梅.
英语语感的认知阐释——内涵、心理机制及应用[J]
.外语教学,2006,27(1):6-13.
被引量:79
<
1
2
3
4
5
…
7
>
同被引文献
5
1
陈力.
简论语感及语感教学[J]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26(5):87-90.
被引量:3
2
李海林主编,王荣生丛书.语文教育研究大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被引量:1
3
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2006.
被引量:1
4
郑旺盆.
当前小学写作教学的困境及对策[J]
.科教文汇,2008(31):109-109.
被引量:18
5
张慧娟.
对当下中学生作文写作语言困境的思索与对策[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10(2):7-8.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2
1
沈茂河.
重视语感培养,提高学生作文语言素养[J]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2011(3):16-18.
被引量:2
2
邓立娜.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关系研究[J]
.新课程(小学),2013(4):119-119.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赖金华.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写作兴趣[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1(8):319-319.
2
颜萍.
谈如何激发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兴趣[J]
.文教资料,2013(27):34-36.
被引量:1
1
吴文彬,江声玉.
论语感生成的心理基础和策略[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4(2):88-90.
被引量:1
2
李辉.
基于习得理论的语感生成再研究[J]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3,21(2):63-65.
3
张亮.
语感:认知图式的外化[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1(8):15-16.
被引量:2
4
王聚元.
讲究读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J]
.阅读与写作,2006(12):38-39.
5
丁力.
语感生成机制研究述评[J]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9(4):31-35.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李献云
况利
费立鹏
艾明
童永胜
徐东
杨甫德
陈建梅
贾存显
相关机构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
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大学医学部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
相关主题
自杀未遂
自杀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