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话语转向及其学术议题——评《话语与社会心理学》
被引量:8
Discourse Turn in Social Psychology and Its Academic Topic:Reviewing Jonathan Potter and Margaret Wetherell, Discourse and Social Psychology
出处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214-226,共13页
Sociological Studies
参考文献27
-
1诺贝特·埃利亚斯.《文明的进程》第1卷[M].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261页. 被引量:4
-
2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3年版.第68页、第69页,第77页,第81页,第109—110页.第69页. 被引量:3
-
3方文.社会心理学百年进程[J].社会科学战线,1997(2):240-249. 被引量:11
-
4方文著..社会行动者[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93.
-
5弗洛姆 许俊达译.《精神分析的危机》[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a.. 被引量:1
-
6弗洛姆.《健全的社会》[M].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年版.第133页. 被引量:17
-
7高概 王东亮编译.《话语符号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被引量:3
-
8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第86页. 被引量:41
-
9乐国安.《社会心理学理论》[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被引量:1
-
10乐国安..中国社会心理学研究进展[M],2004.
共引文献92
-
1赵静蓉.论卢梭与席勒的现代性批判[J].人文杂志,2004(4):115-119. 被引量:1
-
2车玉玲.意义世界的消解与重建——科学时代的形而上学[J].江海学刊,2004(4):47-52. 被引量:2
-
3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J].中国社会科学,2001(6):126-136. 被引量:168
-
4汪行福.马克思与现代性问题[J].现代哲学,2004(4):11-19. 被引量:13
-
5王建华.高深学问:高等教育学学科合法性的基础[J].江苏高教,2004(6):17-20. 被引量:15
-
6吴卫华.试析《傲慢与偏见》的女性写作立场[J].外国文学研究,2000,22(3):96-100. 被引量:64
-
7汪凤炎,郑勇军.当前中国心理学研究中宜警惕的四种倾向[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6(1):22-26. 被引量:2
-
8葛鲁嘉.中国心理学的科学化和本土化──中国心理学发展的跨世纪主题[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42(2):5-15. 被引量:73
-
9马利红.社会心理学创立以来的简要分期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19(5):19-21.
-
10王向梅.从居住角度看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私人生活的变迁[J].世界历史,2005(2):52-6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98
-
1张丽杰.Austin与Searle的言语行为理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13-115. 被引量:8
-
2刘少杰.社会学的语言学转向[J].社会学研究,1999(4):91-99. 被引量:28
-
3刘毅.当代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三种倾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6(5):82-86. 被引量:1
-
4徐通锵.汉语的特点和语言共性的研究[J].语文研究,1999(4):1-13. 被引量:32
-
5M.M.巴赫金,林山.论行为哲学[J].世界哲学,1992(1):56-58. 被引量:5
-
6顾曰国.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诠释与批判[J].外语教学与研究,1989,21(1):30-39. 被引量:123
-
7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27(1):21-27. 被引量:193
-
8郑荣双,车文博.心理学的整合理论[J].心理科学,2003,26(2):349-349. 被引量:6
-
9李战子,高一虹.功能语法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结合点——第28届国际系统功能语法大会述评[J].外语研究,2002,19(3):78-79. 被引量:25
-
10辛斌.巴赫金论语用:言语、对话、语境[J].外语研究,2002,19(4):6-9. 被引量:32
引证文献8
-
1严励,许晨媛.破局与困局:新媒介视域下主流媒体话语体系的建构研究——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为例[J].新闻传播,2019,0(16):22-23. 被引量:4
-
2杨莉萍.心理学中话语分析的立场与方法[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3):532-538. 被引量:15
-
3秦臻.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趋向[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54-56.
-
4严轶伦.基于预设的批评性语篇分析[J].山东外语教学,2007,28(6):32-37. 被引量:6
-
5袁周敏,方宗祥.言语交际中的身份建构及其理据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3):56-59. 被引量:33
-
6吕源,彭长桂.话语分析:开拓管理研究新视野[J].管理世界,2012,28(10):157-171. 被引量:75
-
7杨静.话语视角下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秩序:以ACTA立法进程为例[J].东方法学,2016(1):96-104. 被引量:2
-
8方娅丽.自媒体话语体系中的女性身份建构研究[J].西部广播电视,2017,38(13):7-7.
二级引证文献135
-
1景怀斌,张善若.作为文本分析方法论的“文史哲”:意图与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评价,2021(1):111-121. 被引量:7
-
2肖雨.英语研究性论文中作者身份构建的跨学科研究——以自我指称语的使用为例[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9,0(4):93-98.
-
3胡延伟.语用身份建构研究:对比与梳理[J].语言学研究,2023(3):103-113.
-
4裴佳怡.网络抗争性话语研究的理论框架及方法论[J].新闻知识,2022(3):42-48.
-
5李文博.中心镇视域下小微企业协同创业行为的发生机理——浙江试点中心镇的创业经验表达[J].科学学研究,2015,33(4):595-606. 被引量:5
-
6辛斌.巴赫金论语用:言语、对话、语境[J].外语研究,2002,19(4):6-9. 被引量:32
-
7周宁,刘将.论心理学的语言学转向[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4(6):71-75. 被引量:9
-
8贺桂芬.叙事心理学——实现自我统整,人格完善的新通途[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8,26(6):51-53. 被引量:4
-
9姜自凤,赵玉霞.探讨话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J].新西部(理论版),2008(11):210-211.
-
10李静,田海龙.节假日调整方案调查问卷的批评性语篇分析[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09,29(2):20-23. 被引量:3
-
1曹沛霖.社会资本:一种解释社会的理论工具[J].探索与争鸣,2003(8):6-7. 被引量:9
-
2I.普利戈津,李培林.科学的形变——新的联盟[J].国外社会科学,1986(5):18-25.
-
3杨宜音.社会变迁与人的变迁:杨国枢有关中国人“个人现代性”研究述评[J].社会心理研究,2001(3):36-48. 被引量:5
-
4杨宜音.社会心理领域的价值观研究述要[J].中国社会科学,1998(2):82-93. 被引量:211
-
5李桦.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华人心理学——访台湾大学杨国枢教授[J].开放时代,1996(3):52-55. 被引量:6
-
6车效梅,李晶.多维视野下的西方“边缘性”理论[J].史学理论研究,2014(1):81-90. 被引量:18
-
7高俊凤.我国动漫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解决途径[J].电影文学,2008(14):16-17. 被引量:3
-
8林培锦.西方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及其与同行评议的关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162-166. 被引量:9
-
9范可.西方学术视野中的民族主义与族群性问题[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2(4):36-38. 被引量:8
-
10许纪霖.学术研究中的家法[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0(3):9-10.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