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
被引量: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结合国内关于心理选材的研究,分析乒乓球运动员心理选材的主要影响因素,选择一些适合基层教练员使用的评价方法:视觉知觉,动作反应的迅速性与准确性测试,视动反应时,注意力测试,应具备的神经类型,训练态度,意志品质,人格特征.
作者
何敬堂
刘雅玲
机构地区
上海体育学院
出处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5年第4期30-31,共2页
Chinese Sports Coaches
关键词
乒乓球运动员
心理选材
影响因素
评价方法
分类号
G846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G841 [文化科学—体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22
同被引文献
72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22
参考文献
5
1
孙燕.
对乒乓球运动员心理训练方法的探讨[J]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1(3):75-76.
被引量:19
2
曾庆国.
乒乓球规则的新变化对乒乓球运动员选材标准的影响[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2,16(2).
被引量:5
3
王金灿主编..运动选材原理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460.
4
张力为,毛志雄主编..运动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13.
5
谢燕群著..运动员选材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414.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赵俊峰.
大球的技术含量与“平民化”[J]
.乒乓世界,2001(2):41-42.
被引量:1
2
王俊璞,曹剑杰.
“大球革命”带来积极变化[J]
.乒乓世界,2001(6):29-29.
被引量:2
3
陈洁.
英雄国正 一飞冲天[J]
.乒乓世界,2001(6):12-14.
被引量:5
4
程存德.
如何提高乒乓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信心[J]
.中国学校体育,2000,19(3):37-37.
被引量:11
5
赵东.
球变大了,直拍快攻如何发展[J]
.乒乓世界,2000(9):38-38.
被引量:1
6
.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被引量:1
7
.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年..
被引量:1
8
.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年..
被引量:1
9
.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2
1
喻晶.
乒乓球运动员赛前焦虑与调控初探[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23(6):795-796.
被引量:13
2
胡源鑫,朱伟.
高校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探索[J]
.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5,17(3):69-71.
3
吴超.
浅谈乒乓球基层运动员的选材[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2(4):43-44.
4
陈静,李平,孔丽娜,莫雷.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自我分析[J]
.体育学刊,2008,15(10):81-85.
被引量:9
5
黄金萍.
浅谈乒乓球比赛的心理准备[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4(4):40-42.
6
刘训凯,王彤.
高校业余乒乓球运动员赛前和赛中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研究[J]
.搏击(体育论坛),2011,3(6):77-78.
被引量:2
7
李娜.
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0,26(3):76-77.
被引量:1
8
曹佳.
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比赛中的不良心理及调控[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8):66-68.
被引量:2
9
丁玲玲.
对南京市少儿乒乓球运动员选材的调查与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0(1):76-78.
被引量:2
10
张旭光.
乒乓球运动员比赛心理焦虑情绪的原因及调节[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12):196-196.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72
1
李铁,陈曦.
乒乓球运动员意识的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3):89-92.
被引量:3
2
段东平.
青少年跆拳道运动员心理选材之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2007,4(7):88-89.
被引量:2
3
唐建军.
乒乓球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内容、方法及训练控制的研究[J]
.体育科学,1998,18(5):35-37.
被引量:30
4
刘建平,朱继红.
短跑运动员心理选材探讨[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3,27(3):114-116.
被引量:1
5
温一静.
跳水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3,29(Z1):182-186.
被引量:5
6
季浏.
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启示[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6):799-801.
被引量:113
7
张世林.
体育类学生运动技术教学与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分布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4(2):32-35.
被引量:3
8
于芬.
跳水运动员运动动机培养探要[J]
.中国体育科技,2000,36(8):46-48.
被引量:8
9
刘冰淼.
论游泳运动员的心理选材[J]
.游泳季刊,2002(3):34-37.
被引量:1
10
徐洁.
跳水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的方法[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4(1):55-56.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10
1
谭恺.
浅谈形成性评价在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J]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8):114-116.
被引量:2
2
杨大双.
论意志在乒乓球比赛中的作用[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111-113.
被引量:1
3
吕成龙.
冰球运动员心理选材方法[J]
.冰雪运动,2010,32(2):28-31.
被引量:6
4
杨李丽.
现代乒乓球科学发展特征之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1):85-87.
5
幺兰,阚锴.
运动员赛期心理状态影响因素与调控方法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2,30(3):122-125.
被引量:3
6
谭恺,刘骁.
现代学生评价观对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的启示[J]
.当代体育科技,2013,3(11):61-62.
7
张建武,田惠林.
浅谈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科学选材[J]
.科技风,2014(8):173-173.
被引量:1
8
张慧敏.
论女子技术男性化对女子乒乓球选材的影响[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5,0(8):158-159.
被引量:1
9
李莎,黄映.
四川省跳水运动员心理特征的综合研究[J]
.四川体育科学,2017,36(1):49-59.
被引量:8
10
陈艳平.
初探乒乓球科学选材的现实意义[J]
.拳击与格斗,2020(14):143-143.
二级引证文献
22
1
徐梦晓,尹华跟.
江西省体育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运动精品,2020(3):33-34.
2
陈晶,李煊,孙春雨.
青少年冰球运动员训练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冰雪运动,2010,32(5):24-28.
被引量:7
3
刘风华,陈惠清,姜在旸,姜汝光,周世燕,杨军.
创伤性阑尾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0,6(2):123-124.
4
张令达,陈铸石,颜雨春,后军,潘涛.
下颌偏斜畸形手术矫治的初步报告[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0,35(1):66-67.
被引量:2
5
赵玉珩,林然.
冰球守门员防守能力的提高[J]
.冰雪运动,2012,34(2):32-35.
被引量:1
6
谭恺,刘骁.
现代学生评价观对体育教育专业专修课的启示[J]
.当代体育科技,2013,3(11):61-62.
7
刘学.
冰球守门员心理状态的调控[J]
.冰雪运动,2013,35(5):53-55.
被引量:4
8
王一众.
击剑运动员赛前训练心理调控模式[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0(18):138-138.
9
邹俊哲,章祥锋,苏里,常晓峰.
帆船运动员运动成绩与个性特征等因素的相关性[J]
.青岛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55(1):72-75.
被引量:2
10
刘昊.
论“亮剑”精神在集体体育项目中的作用[J]
.成功,2011(23):250-251.
1
陆遵义,陈允生.
影响青少年女篮运动员防守视动速度的若干因素[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0,14(3):54-58.
2
击剑[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1999,7(3):47-48.
3
张国栋,柴文袖.
对摔跤运动员实施赛中运动按摩作用的探讨[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88,3(2):9-11.
被引量:1
4
阿丹.
被中国足坛拒绝的球星![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05(Z1):121-123.
5
黄李明,董诗政.
以发展速度素质为主的“课课练”在初中学生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1,5(3):36-38.
被引量:3
6
肖峰.
技击放松论[J]
.拳击与格斗,2002,0(9):45-45.
7
周新华,张家骅,徐金山.
足球运动员的反应过程及其特征初探[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5,9(4):62-64.
8
陈湘凯,谢雪峰.
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反应[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81,15(3):75-77.
9
李伟民,胡均升.
论中学体育教研组群体的管理效能[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85,9(2):34-40.
10
宋信勇.
体育动机冲突对运动员动作反应的影响[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0,16(3):30-32.
被引量:1
中国体育教练员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