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青年记者》
2005年第12期53-55,共3页
Youth Journalist
同被引文献24
-
1刘凤玲.标语、口号语言刍议[J].当代修辞学,1999(1):27-28. 被引量:12
-
2胡范铸,聂桂兰,陈佳璇,张佳.中国户外标语口号研究的问题、目标与方法[J].修辞学习,2004(6):26-29. 被引量:39
-
3聂桂兰.标语口号:劝说和宣告功能丧失之后——江西吉安乡村“过期”标语口号的调查[J].修辞学习,2004(6):30-32. 被引量:10
-
4刘樱.市场经济条件下运动员成就动机弱化现象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97-100. 被引量:2
-
5李平.构建和谐训练环境[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5(2):49-49. 被引量:2
-
6龚文庠.标语的传播功能[J].新闻界,2006(2):31-32. 被引量:31
-
7韦国.汉字图形的意象设计[J].装饰,2005(6):69-70. 被引量:5
-
8李静.略论科技期刊的时效性[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5):104-106. 被引量:5
-
9张力为,林岭,赵福兰.运动性心理疲劳:性质、成因、诊断及控制[J].体育科学,2006,26(11):49-56. 被引量:108
-
10陈午晴.中国人为何喜好标语口号[N].北京科技报,2005-09-2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15
-
1孙继龙,石岩.内容分析法在体育标语研究中的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2):48-50. 被引量:1
-
2孙继龙.体育标语在国家体操队训练场馆中的应用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43(12):71-75. 被引量:2
-
3孙继龙,石岩.体育标语的溯源及演进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9):38-42. 被引量:7
-
4孙继龙,石岩.赛场看台体育标语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6):90-97. 被引量:6
-
5张力为,张凯.自我控制的辩证法:帮助运动员处理8对关系的基本思想[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26(3):185-190. 被引量:11
-
6林君薇,朱卫东.新中国60周年以来体育标语载体形式、风格、功能及社会学论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76-80. 被引量:2
-
7石岩.中国射击射箭队备战伦敦奥运会随想[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1,26(5):1-5. 被引量:3
-
8石岩,马博.球场观众助威行为的理论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2,33(1):48-55. 被引量:8
-
9陈建霞,孙继龙.论新中国大众体育标语的生发脉络——从网络文化看体育标语的呈现形态[J].体育与科学,2012,33(3):30-36. 被引量:2
-
10朱国生.体育标语价值审视[J].体育学刊,2013,20(2):27-30. 被引量:4
-
1侯兆晓.《广东思变》专题报道之三 东莞之“管”[J].民主与法制,2008(14):11-12.
-
2李文郑.避开标语口号 多用形象思维[J].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下半月),2009(12):15-15.
-
3莫授鹏.报纸要强化服务功能[J].新闻与写作,1995(10):5-6.
-
4肖学周.标语口号:时代变迁的话语形态[J].中国社会导刊,2007(09S):55-57. 被引量:8
-
5郭美琴.中国古代历史文献传播途径述论[J].兰台世界(上旬),2012(2):76-77.
-
6朱自清.论标语口号[J].出版参考(新阅读),2004(12):37-37. 被引量:22
-
7写消息应注意八个“不要”[J].新闻研究导刊,2002(3):51-51.
-
8王晓明.公司秀——美国传媒娱乐业浮光掠影之二[J].视听界,2010(1):52-55.
-
9李彬.漫议中国的古代历史与新闻传播[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1):127-131.
-
10说吧[J].新闻世界,2007(9):4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