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儒家的“天人合一”与全球价值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天人合一”体现着宇宙生成论、伦理学与人生论的统一。其伦理意义起源于对生命价值的情感体验和反思,既有人文关怀又涵蕴着普遍性与必然性。从尊重生命的人权、维护人权的理想的社会制度到坚持人与万物之间的生态平衡观三个层次体现其普世性。这种基于“天民”而自觉的“民胞物与”人伦价值与当今被认同的全球价值观具有基本的共性,可以相互发明。
作者
单纯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共6页
Confucius Studies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全球价值
儒家传统
生命情怀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2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4
1
冯友兰著,涂又光译..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382.
2
傅斯年.《周东封与殷遗民》[A].胡明主编.《胡适精品集:说儒》[C].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版.第21-22页.
被引量:3
3
.《生命理想与文化类型—方东美新儒学论著辑要》[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第138页.
被引量:1
4
冯友兰著..中国现代哲学史[M],2006:221.
共引文献
2
1
陈勇,朱恺.
现代学术史上的《说儒》之争与“原儒”真相[J]
.学术月刊,2010,42(2):139-147.
被引量:4
2
王丁.
孔子敬事鬼神原因新探[J]
.孔子研究,2014(3):24-30.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23
1
高增杰.
儒学在二十一世纪的历史使命——论儒学关于人类与自然和谐的思想[J]
.齐鲁学刊,1999(2):5-10.
被引量:6
2
叶平.
关于环境伦理学的一些问题——访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教授[J]
.哲学动态,1999(9):32-34.
被引量:31
3
张岱年.
天人合一评议[J]
.社会科学战线,1998(3):68-70.
被引量:36
4
张岱年.
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剖析[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22(1):3-10.
被引量:280
5
蒙培元.
中国的天人合一哲学与可持续发展[J]
.中国哲学史,1998(3):3-10.
被引量:46
6
刘节.
中国思想史上的“天人合一”问题[J]
.学术研究,1962(1):42-53.
被引量:7
7
汤一介.
论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真、善、美问题[J]
.中国社会科学,1984(4):73-83.
被引量:38
8
H.罗尔斯顿,初晓.
尊重生命:禅宗能帮助我们建立一门环境伦理学吗?[J]
.世界哲学,1994(5):11-18.
被引量:46
9
陈国谦.
关于环境问题的哲学思考[J]
.哲学研究,1994(5):32-37.
被引量:12
10
季羡林.
“天人合一”方能拯救人类[J]
.哲学动态,1994(2).
被引量:67
引证文献
2
1
包庆德.
天人合一:生存智慧及其生态维度研究[J]
.思想战线,2017(3):154-159.
被引量:6
2
李红.
论“天人合一”思想在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导入[J]
.现代园艺,2018,41(23):198-199.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7
1
邓满姣,王慧英.
矛盾观视域下的《老人与海》[J]
.惠州学院学报,2020(5):61-64.
2
王尚君,赵春玲.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在新时代的启示价值[J]
.鄱阳湖学刊,2018(3):69-74.
被引量:2
3
陆玉芝.
中国园林景观植物设计中儒家文化理念探析[J]
.大观(论坛),2019(5):72-73.
被引量:1
4
李明晨,江畅.
伦理视域下中华饮食文化的传承[J]
.学习与实践,2020(6):109-115.
被引量:6
5
刘晓艺,苏百义.
儒家“天人合一”思想中的生态智慧[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3(2):77-80.
被引量:2
6
程晨.
儒家文化中生态思想的启示[J]
.邯郸学院学报,2022,32(4):120-126.
7
萨其拉,那仁毕力格.
古人的自然认识与生态伦理思想考述[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49(5):30-35.
1
白奚,蔡清生.
忠恕之道:普遍伦理及全球价值的发展动向[J]
.探索与争鸣,2000(5):31-33.
被引量:1
2
边钟.
中国改革的全球价值[J]
.决策与信息,2008(9):8-14.
3
刘悦笛.
评估“心性儒学”与“政治儒学”之争——兼论中国儒学的前途[J]
.探索与争鸣,2015(11):39-44.
被引量:2
4
李国俊,周宾.
全球价值与技术价值观转向[J]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4,20(6):78-81.
被引量:2
5
刘新峰.
儒家思想的生命情怀[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5):6-11.
6
董克汨.
全球化时代价值观的转变[J]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3(1):12-15.
7
李慎之.
亚洲价值与全球价值[J]
.哲学动态,1995(10):33-33.
被引量:3
8
赵汀阳.
我们和你们[J]
.哲学研究,2000(2):25-34.
被引量:52
9
刘隆有.
至人无己 与物为一——庄子教我们升华生命情怀[J]
.环境教育,2012(9):94-95.
10
本刊编辑部.
敞亮生命情怀[J]
.四川教育,2010(5):6-6.
孔子研究
2005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