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网络教育:大学生和谐道德人格建构的新平台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当前,网络正以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渗透到人们生活当中,对大学生的和谐道德人格的建构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发挥网络对和谐道德人格建构的积极作用,遏止消极作用,是当前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作者
赵琼
机构地区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出处
《职业教育研究》
2005年第12期11-13,共3页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关键词
网络教育
道德人格
人格建构
大学生
和谐
新平台
德育工作
分类号
G4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G6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17
同被引文献
9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4
1
蒋文昭.
网络道德失范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04(12):63-65.
被引量:11
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宣传部课题组,徐文新.
2000年报告:当代中国青年思想道德状况与特点[J]
.中国青年研究,2000(4):3-14.
被引量:35
3
魏爱棠,郭锦星.
“网络社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负面影响及其教育对策[J]
.理论与改革,2000(3):111-114.
被引量:74
4
孙伟平著..猫与耗子的新游戏 网络犯罪及其治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369.
共引文献
117
1
曾盛聪.
海峡两岸青年政治价值观异同比较[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20(5):1-5.
被引量:9
2
黄雪峰.
大学生网络道德问题成因及对策分析[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3):28-28.
被引量:2
3
凌宏彬.
论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4):21-23.
被引量:1
4
张瓅丹.
浅谈网络时代的高校学生工作[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z1):22-23.
被引量:1
5
赵国年,付建军.
网络文化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106-108.
6
苟小军.
学校体育社团与大学生道德意识培养[J]
.搏击(武术科学),2005,2(5):63-64.
被引量:5
7
闫秀萍.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
.中国地质教育,2003,12(2):14-15.
被引量:2
8
叶绍灿.
基于网络文化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6(3):43-47.
被引量:7
9
刘静,吴东.
信息网络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
.闽江学院学报,2001,22(1):17-19.
被引量:1
10
林港凡,许俊卿.
网络文化的特征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J]
.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15(2):59-6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9
1
张韵.
理想人格的培养——孔子德育思想管窥[J]
.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1):27-29.
被引量:2
2
杨双.
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及建设[J]
.重庆社会科学,2005(4):123-125.
被引量:11
3
陈晓文.
构建和谐社会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
.中国高教研究,2005(10):77-78.
被引量:41
4
陈琳.
浅谈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B12):23-25.
被引量:1
5
王泉.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观[J]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4(6):1-3.
被引量:5
6
刘卫琴.
弘扬民族精神 构建和谐社会[J]
.温州大学学报,2006,19(1):28-32.
被引量:4
7
杨媚.
中华传统美德的现实意义[J]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2(1):137-137.
被引量:2
8
骆承烈等编著.三教慧海[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
被引量:1
9
张素玲,张宝华,上官林武.
大学生网络道德调查分析[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4(3):65-69.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2
1
杨国林.
把“八荣八耻”荣辱观融入学校文化建设[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8(3):3-6.
被引量:1
2
尤书才,郭中然.
网络交往对大学生道德认知与情感的影响初探[J]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3(4):74-75.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孙静.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高党的执政能力[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8(4):76-78.
1
刘莹.
漫谈构建“和谐”德育[J]
.井冈山医专学报,2007,14(4):102-103.
2
牟宏玮,简福平.
构建和谐社会的和谐道德教育[J]
.教育探索,2005(10):76-78.
被引量:6
3
左海燕.
论当代大学生网络文明与和谐德育的关系[J]
.教育与职业,2011(12):51-52.
被引量:1
4
曹承明,易延华.
如何加强中学生的文化修养以促进和谐道德的形成[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12):28-30.
5
兰霞萍.
和谐社会视阈下和谐校园的建设——兼论中小学校长职业道德的追求与指向[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28(11):61-62.
6
姜岩.
高校和谐道德构建途径的探讨[J]
.社科纵横,2010,25(3):137-138.
被引量:1
7
易延华.
浅谈和谐德育理论下中学教师的育人功能[J]
.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版),2011(3):31-32.
被引量:2
8
顾爱萍.
试论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和谐道德教育观[J]
.中国成人教育,2010(7):43-44.
被引量:1
9
韩丹.
从思想道德视角反思研究生核心竞争力[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7(4):128-131.
被引量:1
10
赵琼.
网络与大学生和谐道德人格的建构[J]
.思想教育研究,2005(8):22-23.
被引量:4
职业教育研究
200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