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乡村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6
Several fundamental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countryside of China
出处
《小城镇建设》
2005年第11期39-41,63,共4页
DEVELOPMENT OF SMALL CITIES & TOWNS
同被引文献33
-
1张道刚.新农村建设的“赣州模式”[J].决策,2005(12):30-33. 被引量:13
-
2申端锋.新农村建设与乡镇体制改革[J].中国社会导刊,2006(01S):36-37. 被引量:5
-
3郑新立.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个问题[J].农业经济问题,2006,27(1):11-15. 被引量:97
-
4邢久强.充分发挥政府和农民两个积极性——著名学者温铁军谈新农村建设[J].前线,2006(1):37-39. 被引量:19
-
5王平,林毅夫.从“新农村运动到”“新农村建设”——专访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毅夫教授[J].理论参考,2006(1):23-24. 被引量:6
-
6马晓河.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6(31):26-26. 被引量:32
-
7贺雪峰.村社本位、积极分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研究二题[J].河南社会科学,2006,14(3):22-25. 被引量:28
-
8贺雪峰.新农村建设与中国道路[J].读书,2006(8):92-99. 被引量:50
-
9徐勇.农村微观组织再造与社区自我整合——湖北省杨林桥镇农村社区建设的经验与启示[J].河南社会科学,2006,14(5):8-11. 被引量:68
-
10孟建柱.加强村落社区建设 促进农村和谐发展[J].求是,2006(21):25-27. 被引量:8
引证文献6
-
1申端锋.新农村建设的宏观背景与微观出路[J].学习与实践,2006(2):90-93. 被引量:1
-
2李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问题与对策的探讨[J].中国林业经济,2006(4):45-47. 被引量:1
-
3李小平,刘汉明.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初探——以湖南省长沙县春华镇石塘铺村村庄建设规划为例[J].华中建筑,2007,25(7):138-141. 被引量:4
-
4申端锋,刘国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评述[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28-33. 被引量:14
-
5许彦彬.制约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障碍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09,0(4X):13-14.
-
6张淑凤.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农村水利发展的优化策略分析[J].农村科学实验,2023(2):181-183.
二级引证文献20
-
1肖敏.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5):289-289. 被引量:2
-
2蒲科宇.新村建设的注重点[J].内江科技,2011,32(6):8-8.
-
3崔新明.关于鲁西南绳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西北人口,2007,28(2):37-40.
-
4赵晓峰.增收、减支、增势——试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目标定位[J].开发研究,2007(5):32-36. 被引量:1
-
5王操.新农村建设之村庄布局探索——以湖北省当阳市新农村建设规划为例[J].安徽建筑,2008,15(6):134-135. 被引量:3
-
6凌学武,陈洪生.贫困山区乡镇新农村建设的问题与思考——来自涌泉乡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调查分析[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10(4):66-69. 被引量:1
-
7周国清.农村出版传播的文化担当——从农村先进文化建设谈起[J].长沙大学学报,2009,23(1):109-111. 被引量:1
-
8徐新扩,潘新睿.新农村建设条件下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J].台湾农业探索,2009(6):22-24.
-
9施碧月.浅谈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0(29):107-107. 被引量:3
-
10樊华德.浅谈法律援助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7):222-222.
-
1王景新.工业反哺条件下的中国新乡村建设[J].小城镇建设,2005,23(11):97-99. 被引量:11
-
2申端锋.应慎重考虑新农村建设的方向[J].现代乡镇,2006(3):23-26. 被引量:3
-
3曲丽赢.新农村建设纵横谈[J].中国合作经济,2005(11):30-32. 被引量:1
-
4王景新.工业反哺条件下的中国新乡村建设[J].理论参考,2006(1):16-18. 被引量:2
-
5李智.新农村建设不只是给农民增收[J].东北之窗,2008(6):38-38.
-
6王景新.中国新乡村建设悄然兴起——写在《中国新乡村建设丛书》出版之际[J].中国农村经济,2005(5):78-80. 被引量:7
-
7潘家恩.“新乡村建设”启动——来自首届新乡村建设研讨会上的报告[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1):25-25.
-
8王大鹏,朱晓林.论高校如何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21(1):50-50.
-
9怡.新农村建设的三个前提[J].财经政法资讯,2007,23(2):62-62.
-
10肖红波,赵伊娜.后税费时代乡镇政府如何发挥经济职能[J].甘肃农业,2006(3):48-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