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多克特罗《上帝之城》中的宗教问题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宗教问题是多克特罗(E.L.Doctorow)《上帝之城》的核心问题之一,全书就是由十字架的被盗而展开的。书中对改宗的基督教神父佩姆伯顿和进化派犹太教(Evolutionary Judaism)女拉比莎拉的叙述,正是多克特罗对犹太—基督教传统在现代处境中的思索。
作者
陈静
殷明明
机构地区
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安庆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第11期94-97,共4页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关键词
基督教
犹太教
危机
信仰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107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10
1
[2][3][5][6][7][8][12][14][16][17][18][19][20][21][22][23][24][25][26][27][31][32][33][34][38][42][美]E.L.多克特罗.上帝之城[Z].李战子、韩秉建译,译林出版社,2005:15;15;15;62;57;320;319;298;35;297;233;233;307;308;136;136;233;233;233;307;176;104;306;307;21;299;319.
被引量:1
2
[11][13][瑞]海因利希·奥特.上帝[Z].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9;17;13.
被引量:1
3
[德]特洛尔奇.基督教理论与现代[M].朱雁冰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66.
被引量:2
4
刘小枫.基督教理论与现代选编者导言[Z].华夏出版社,2004:9.
被引量:1
5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卷)[M].何兆武、李约瑟译,商务印书馆,2002:400.
被引量:3
6
周燮藩.
论什么是犹太教[J]
.世界宗教研究,2000(2):1-12.
被引量:9
7
[30][德]约瑟夫·拉辛格.基督教导论[M].静也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5;13.
被引量:1
8
[36][37][俄]别尔嘉耶夫.历史的意义[M].张雅平译,学林出版社,2002:81;81;81.
被引量:2
9
[40]孙向晨.现代犹太思想中的上帝问题[A].基督教学术(第一辑)[C].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123;123.
被引量:1
10
[德]利奥·拜克.犹太教的本质[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
1
[英]路易(B·Lewis) 著,马肇椿,马贤.历史上的阿拉伯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19
1
张玲,王玉琴.
论犹太教与犹太人、犹太历史的关系[J]
.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123-126.
被引量:2
2
吾淳.
普遍伦理如何可能?——犹太民族与中华民族的经验及其启示[J]
.文史哲,2006(3):144-149.
被引量:1
3
周宁.
西方现代性源起的中国灵感[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6(3):5-12.
被引量:4
4
江峰.
客观与主观:当代课程哲学的两种知识观评析[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4(4):54-74.
被引量:23
5
韩素玲.
《理想国》里的“和谐”理想——柏拉图《理想国》的“和谐”理念刍议[J]
.东岳论丛,2007,28(5):152-154.
被引量:1
6
毕青.
上帝的守望者——解读《傻瓜吉姆佩尔》中的犹太宗教伦理[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5(6):64-68.
被引量:3
7
傅星寰,贾德惠.
“现代性”视阈下俄罗斯反乌托邦文学题材辨析[J]
.俄罗斯文艺,2010(1):18-27.
被引量:1
8
刘兮颖.
《洪堡的礼物》中的“成功”与救赎[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3(2):28-32.
被引量:1
9
韩斌育.
《路得记》的叙事空间与隐喻书写[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0-23.
10
时云.
遮谈希伯来宗教与古希腊宗教的异同[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6(2):23-25.
同被引文献
107
1
乔国强.
后异化:菲利普·罗斯创作的新视域[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5):56-61.
被引量:14
2
黄凌.
多棱镜下的辛格宗教思想[J]
.外国文学研究,2003,25(6):82-86.
被引量:4
3
黄吟.
谈辛格小说鲜明的犹太文学主题[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8(1):79-80.
被引量:4
4
王丽亚.
分歧与对话——后结构主义批评下的叙事学研究[J]
.外国文学评论,1999(4):32-39.
被引量:22
5
傅晓微.
辛格“民族忧煎情结”探析[J]
.外国文学评论,1998(3):27-34.
被引量:9
6
潘维新.
马拉默德短篇小说的象征手法[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8(S1):11-15.
被引量:2
7
陆凡.
索尔·贝娄新著《失言者》评介[J]
.文史哲,1984(6):72-77.
被引量:1
8
郁诚炜.
辛格短篇小说的结尾艺术[J]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4,24(2):84-86.
被引量:4
9
陆凡.
菲利普·罗斯新著《鬼作家》评介[J]
.文史哲,1980(1):33-37.
被引量:2
10
陆凡.
索尔·贝娄小说中的妇女形象[J]
.文史哲,1980(4):38-44.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4
1
胡红渊.
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出路的探索——从新历史主义、新现实主义解读多克特罗的《上帝之城》[J]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10):94-97.
被引量:1
2
乔国强.
中国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的现状[J]
.当代外国文学,2009,30(1):32-46.
被引量:13
3
林莉.
《霍默和兰利》的新传记叙事策略研究[J]
.当代外国文学,2011,32(2):74-81.
被引量:5
4
王维倩,李顺春.
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宗教情怀——评E.L.多克托罗小说《上帝之城》[J]
.外语研究,2013,30(5):102-10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任虎军.
美国犹太小说研究与译介在中国[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2):235-249.
被引量:2
2
林莉.
论菲利普·罗斯小说《鬼退场》的叙事策略[J]
.当代外国文学,2009,30(4):87-95.
被引量:6
3
高莉敏.
语言自觉与文化身份建构——保罗·奥斯特《玻璃城》中隐含的犹太性[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6(4):50-54.
被引量:1
4
朴玉.
评菲利普·罗斯在《反美阴谋》中的历史书写策略[J]
.当代外国文学,2010,31(4):83-91.
被引量:10
5
高莉敏.
《美国犹太文学》:文化视域下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0,27(9):1-3.
被引量:2
6
陈秋玲.
我国美国犹太文学研究现状分析[J]
.科技信息,2011(36):199-200.
被引量:2
7
马荣.
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下辛格小说中人性-道德-信仰的建构——以《卢布林的魔术师》为例[J]
.北方文学(中),2012(4):1-3.
8
王维倩,李顺春.
新现实主义视域下的宗教情怀——评E.L.多克托罗小说《上帝之城》[J]
.外语研究,2013,30(5):102-106.
9
孙晓青.
传记小说的叙事聚焦——以艾萨克森《史蒂夫·乔布斯传》为例[J]
.山花(下半月),2014(9):129-130.
10
唐伟胜,龙艳霞.
从内森·英格兰德尔看第三代美国犹太作家的文化立场[J]
.当代外国文学,2015,36(3):26-33.
被引量:3
1
上帝之城[J]
.当代外国文学,2004,25(3):148-148.
被引量:1
2
潘道正,黄筱莉.
从异托邦到乌托邦——多克特罗《上帝之城》的犹太空间意识[J]
.理论月刊,2014(5):50-54.
被引量:1
3
胡红渊.
对历史的思考,对现实出路的探索——从新历史主义、新现实主义解读多克特罗的《上帝之城》[J]
.怀化学院学报,2008,27(10):94-97.
被引量:1
4
黄佩君.
语类杂糅之历史建构——论E.L.多克特罗《上帝之城》[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9(8):106-108.
被引量:1
5
张智义.
多克特罗和他的长篇小说创作[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1,0(6):175-176.
6
陈晓飞.
多克特罗《拉格泰姆时代》中的新历史主义(英文)[J]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与教学),2009(4):31-35.
7
陈晓飞.
《拉格泰姆时代》的叙事技巧[J]
.管理学刊,2009,22(3):62-64.
被引量:1
8
E.L.多克特罗,李战子,韩秉建.
译林新书介绍 上帝之城[J]
.当代外国文学,2004,25(2):163-163.
9
唐微.
叙述与见证:多克特罗的历史写作[J]
.外文研究,2015,3(3):49-55.
10
王翠.
对历史的重新审视——从新历史主义角度解读《拉格泰姆时代》[J]
.考试周刊,2015,0(64):28-28.
被引量:1
广西社会科学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