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产前监测方法的进展
被引量:
9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产前监测方法的进展刘庸基于生化、免疫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和新的监测仪器的出现,使产前监测方法有了很大的进步。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使产前监测的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对一些疾病的诊断、预测取得了新的进展。本文仅就对孕妇和胎儿安危影响较大的常见疾病的监测方...
作者
刘庸
机构地区
天津医科大学中心实验室
出处
《中华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86-189,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关键词
产前监测
围产期医学
分类号
R714.7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21
1
王宏,张振钧.
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评估胎儿生长迟缓[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10):579-581.
被引量:21
2
杨玉英,江森,张运,张薇,戴 笙.
胎儿脑及脐动脉血流检测的临床意义[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2):70-73.
被引量:94
3
刘庸.
胎儿监测的应用[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5,30(2):67-69.
被引量:53
4
李笑天,庄依亮.
胎儿血流速度波形的血液动力学机制研究进展[J]
.国外医学(妇产科学分册),1996,23(1):20-24.
被引量:13
5
王泽华,李慰玑,王慧芳,黄幼珍.
脐动脉及子宫动脉血流速度比值预测胎儿生长迟缓[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5):293-295.
被引量:11
6
向阳,孙念怙,边旭明,何海英,郝娜,徐蕴华,盖铭英.
胎儿宫内感染的产前诊断[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11):689-690.
被引量:11
7
Mannin FA. The use of sonogramphy in the evaluateon of the high - risk pregnancy [ J 1. Radiol Clin Northa Am, 1990,28:205.
被引量:1
8
周郅隆.实用围产医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5.29-42.
被引量:1
9
姚天一.胎儿生物物理象评分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11-11.
被引量:1
10
Gaziano Ep,Knox GE,Wager GP,et al.Pulsed Doppler Umbilical artery systolic/Diastolic ratios in the normal grow fetus[J].Obstet Gynecol,1990,75:189-193.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9
1
杨太珠,罗红,杨志伟,张晓莉,姜凯辉,张宏宇.
正常孕妇胎儿脐动脉血流的临床研究[J]
.华西医学,2006,21(4):708-710.
被引量:5
2
向茂.
围产儿死亡125例原因分析[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1997,14(6):331-333.
3
陈建宇,黎慧娟.
脐动脉血流速率检测在胎儿监护中的作用[J]
.现代诊断与治疗,1998,9(2):71-72.
4
杨惠英,包磊,蔡红光.
299例妊娠晚期宫内死胎死因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2):81-81.
被引量:3
5
李和江,张海莹.
97例妊娠晚期宫内死胎原因分析[J]
.浙江预防医学,2000,12(11):10-11.
6
裘琳.
多普勒测定脐动脉血流S/D值在胎儿监护中的应用[J]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22(1):9-10.
7
李颖,贾茹.
B超监测胎儿宫内状态130例临床分析[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2,4(1):70-70.
8
胡电,古航,刘彦,曹立萍,穆燕,李萍.
妊娠肝内胆汁淤积并发胎儿宫内窘迫与一氧化氮的关系[J]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8):827-827.
9
胡电,曹立萍,刘彦,姜燕,李萍,古航.
一氧化氮在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并胎儿窘迫中的作用[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2,17(6):657-65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李金玲.
一氧化氮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J]
.天津药学,2005,17(3):46-48.
被引量:4
2
李宁,肖海燕.
临产前脐血流S/D值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0):27-29.
3
齐万争,史中立.
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中的应用[J]
.临床荟萃,2010,25(10):912-916.
4
杨亚锋.
200例晚孕胎儿脐动脉监测分析[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10,19(4):221-223.
5
王文娜,柳忠美.
子宫内死胎56例病理分析[J]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2,28(7):808-809.
被引量:2
6
吕艳文,杨力,张玫.
晚孕期脐带因素导致死胎3例[J]
.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2013,9(4):485-485.
7
许俊烽,陆尧胜.
胎儿脐血流检测电路的研究[J]
.医疗卫生装备,2014,35(2):4-7.
8
范朝梅,吴长春,林锦芬.
晚期妊娠脐动脉收缩末期峰值与舒张末期峰值的临床研究[J]
.中国妇幼卫生杂志,2014,5(3):42-44.
被引量:1
9
徐东宝,王杰,汪元河,夏冰,黄映康.
宫内死亡胎儿法医学鉴定10例分析[J]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5,30(6):635-636.
被引量:1
10
孙博.
超声双多普勒同时检测胎儿两条脐动脉血流变化相关性[J]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8):801-803.
1
严仁英.
无国围产医学的发展[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3,28(8):457-459.
被引量:17
2
魏翠英.
B超检查羊水过少与临床[J]
.甘肃科技,2000(4):40-41.
3
边旭明.
围产医学[J]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12):918-918.
4
姚翠英.
141例住院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J]
.中国厂矿医学,1997,10(1):68-69.
5
柴冬宁,韩英,何秉洁.
脐带缠绕与围产儿预后[J]
.宁夏医学院学报,1996,18(1):65-66.
6
胡金莲,黄玉凤.
174例围产儿死亡分析[J]
.安徽医学,1989,10(5):17-19.
7
黄醒华.
围产保健(二)[J]
.中国农村医学,1992(3):22-23.
8
沈菊珍.
围产儿死亡131例临床分析[J]
.镇江医学院学报,1996,6(4):353-354.
9
刘佩秋,丁曼琳.
17110例围产儿死因分析[J]
.青岛医学院学报,1989,25(4):314-316.
10
蒋文妹,邵延龄.
305例死胎死产回顾分析[J]
.上海医学,1996,19(3):149-151.
被引量:1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